第二天,清晨。

陳青牛醒來後,拿過床頭櫃上的手機,見自己的抖音號,現如今粉絲數一億三千五百多萬,漲粉一千六百多萬。

製作胡琴影片的點贊兩千一百多萬,評論高達四十九萬多條。

他點開這些評論看。

“青牛哥還會做胡琴,真是厲害呀!”

“琴中藏劍,劍發琴音,莫大先生的胡琴,感覺好瀟灑呀!”

“生離死別無需牽掛,你就跟他說我逍遙遠去!”

“我差的是紫檀嗎,不,我差的是蟒皮!”

“在傳統樂器中,感覺二胡比較有逼格,尤其是青牛哥做的這琴中藏劍的胡琴,逼格更盛!”

“主播,我有個不情之請,邊角料能送我塊嗎!”

“別提了,胡琴還在宿舍放著,一直開不了學,真怕胡琴上長毛!”

“現在的機械工藝,已經抹殺了以前手工製作的靈魂!”

“一邊圓形,一邊方形,代表天地,天圓地方,地方八面,代表八卦,一把胡琴,這裡面蘊含著太多知識點了!”

“主播上架胡琴吧,我想買一把!”

“我也想要!”

“不容易啊,做一把胡琴這麼費勁,我們的傳統樂器太棒了,秒殺那些西洋樂器!”

“胡琴的琴筒般用六塊板用膠拼起來的,如果是整塊木料摟空的一定是高階胡琴,價格也很貴!”

“200元的胡琴是蛇皮嗎,還是人造皮!”

“因為我們國人更偏向聽古樂器的一種意境而不是單純的聲音好聽,就像水墨畫一樣,這樣的一種情懷已經埋在心底了!”

“以前我也覺得咱們不關注民樂,後來我仔細品了品,我覺得我們其實對任何樂器都不能夠算的上是關注。家長抱著功利心送孩子去學樂器,再抱著虛榮心去讓孩子在親戚朋友前表演。我不認為這叫關注,這充其量只能算利用!”

“對於胡琴,目前我只能拉出來驢叫聲!”

“青牛哥拉胡琴的聲音細膩,纏綿、柔美、百感交集、娓娓道來,像是在訴說著一段故事,令人很有代入感呀!”

“我聽出了這是楊貴妃華清池沐浴的故事!”

“百日笛子千日簫,小小胡琴拉斷腰!”

“胡琴難的是音準!”

“為了拉胡琴,我要減肥穿旗袍!”

“小時候我問爺爺為什麼胡琴的調怎麼悲涼,爺爺說胡琴只有兩根弦,相依為命!”

“千年琵琶,萬年箏。一把胡琴拉一生,嗩吶一響全劇終!”

“我從主播拉的這一首《春日景和》中,聽出了陽光明媚,欣欣向榮的感覺,你拉的真好!”

“主播的劍法實在是太帥了,我的臉熱熱的,心跳的厲害,這是戀愛的感覺嗎?”

……

這時,睡醒了,刷抖音的宋檀兒對陳青牛道:

“青牛,我看有人在南山下河邊的水中停泊了許多艘花船,上面有許多身材婀娜多姿,面容溫婉的美女,以及一些衣著華貴,談吐不俗,鬥蛐蛐的上流人士!”

陳青牛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