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峰陡峭,草木茂盛,其中不免有毒蟲猛獸,檀兒,你懷著孕,就別去了!”

宋檀兒說道:

“好,那你帶迎春去吧!”

陳青牛說道:

“好!”

宋檀兒嘀咕道:

“我想聽有關木雕的故事,你講給我聽!”

陳青牛微微思索,講述道:

“故事要從乾隆二十五年講起,那年清朝大軍終於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

二月,大軍還朝,乾隆見俘虜中有一位絕色女子,不由眼前一亮,將其納人了後宮。

這個女子便是後來民間傳說中,拒不接受乾隆皇帝恩寵的香妃。

其實,香妃的真正身世是乾隆三十三年被立的容貴妃。

這位維吾爾族少女於1760年進入清朝後宮,號和貴人,一年後便被封為容嬪,七年之後更被冊封為貴妃,在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可是,即便皇帝再多恩寵,心不在中原的香妃,也從來不曾對乾隆皇帝動心,一見她便柳眉微蹙,冷若冰霜。

後來,為了一解香妃思鄉之苦,乾隆皇帝下令在後宮特別修建西域氈房,宮女太監也全部換上回族服飾。

愛屋及鳥,乾隆更是喜歡上了不少西域物品。

相傳有一天,乾隆皇帝帶著西域禮物來看香妃,可香妃依舊一臉愁容、不思茶飯。

無奈之下,乾隆偷偷下旨,命宮女帶香妃出宮散心,自己則在暗中偷偷跟隨。

不成想,到了街上香妃還是悶悶不樂,直到看到集市上的舞獅表演,香妃才快步走過去觀看。

看著眼前兩隻翻騰打鬧的獅子,香妃終於嫣然一笑。

香妃的一顰一笑,被暗中觀察的乾隆記在了心裡。

據說,從此之後,乾隆對獅子情有獨鍾起來。

這段時間,清宮收藏的東西很多都繪製了獅子的圖案。

乾隆對泰山非常崇拜,一生曾十次到泰山祭拜,其中六次登上泰山玉皇極頂,留下140多首詠頌詩、130多塊碑碣,是中國古代帝王中到泰山祭祀次數最多、留下詩篇最多、碑碣最多的一位皇帝。

每次到泰山祭祀,乾隆都要帶去豐厚的祭器。

據《泰山志 · 盛典記》記載,從1742年到1795年的53年間,朝廷御賜泰山岱廟祭器30多次,祭器數量多達300多件。

其中,溫涼玉圭、黃釉青花葫蘆瓶、沉香獅子被譽為“泰山三寶”。

它們不但都是絕世珍品,而且每一件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其中,沉香獅子喻意吉祥浪漫。

據史料記載,由於沉香材料珍稀,我國一直沒有形成專門的沉香雕刻體系,乾隆皇帝頒賜給東嶽泰山的這對沉香獅子是由當時從事木雕等相關雕刻工作的師傅們雕刻的,其中借鑑了不少木藝雕刻的手法。

雕刻師們藉助沉香天然的形態,利用凹凸不平做成獅子的蜷毛,將一二十塊重達十四、五斤的沉香用料巧妙拼對,拼出獅子的姿態,然後加入必要的雕刻,就這樣,一對生動可愛的沉香獅子誕生了!”

宋檀兒摸了摸肚子,說道:

“青牛,我餓了,去做飯!”

“好!”

陳青牛應了一聲,一溜煙的朝廚房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