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淮河北蘆農場。

數以百計的婦女,揹著一個竹籠,在豔陽高照的秋日下,採摘著棉花。

額頭上的汗水,沒有掩蓋臉上的笑容,那笑容對生活的期盼和憧憬, 一邊採摘棉花,一邊笑談著家長裡短。

北蘆農場是一個專門種植棉花的官營農場,佔地面積為5萬畝,種植的棉花是中棉。

實際上,在西漢時期,棉花就傳入了東亞地區,但並不是從西域過來的, 而是從天竺, 經過中南半島的陸地,或者南洋的海商,進入嶺南的。

人革聯控制了嶺南之後,就在當地發現了不在少數的棉花。

當然,中棉只是天竺棉的變種之一,這種棉花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對於亞洲的氣候適應性比較好,不好的地方,就是它的纖維比較短和粗。

只是此時中美洲的海島棉(出人命)、南美洲的陸地棉(細絨棉),還沒有辦法獲得。

中棉用來紡織粗布還是可以的。

中原雖然有絲綢,問題是生產成本太高,不適合平民百姓,特別是保暖需要非常大的北方地區,百姓只能穿多一些麻布製造的衣服,然後靠房子和烤火過冬。

這也是為什麼,北方地區經常出現室內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之一。

沒有足夠的保暖設施和科學知識, 為了不被凍死,只能冒險在室內燒炭。

徐州作為被人革聯控制了兩年多的地區, 這裡有非常多官營農場,佔據著兩百萬畝土地。

這些官營農場,以種植棉花、大豆、占城稻為主,另外還有淮河牧場、高郵養殖場。

為了調節運河水系,高郵地區本來還沒有出現的高郵湖,被提前改造出來,而且水域面積擴大了很多。

這裡的養殖場,以養鴨為主,一共養殖了一百多萬只鴨子,這些鴨子分為種鴨、蛋鴨、肉鴨。

每年可以生產鴨蛋2000~3000萬顆,肉鴨50~80萬隻,同時還有鴨絨。

東海海產公司每年生產上千噸魚飼料,各個農場生產的米糠、豆渣,也大量供應給養殖場。

沒有這種龐大產業鏈,要養殖一百多萬只鴨子,簡直是痴心妄想。

而高郵鹹鴨蛋、高郵羽絨服、高郵臘鴨和烤鴨,已經成為這個小縣城的代名詞了。

作為物產匱乏的古代,普通百姓要吃一顆鹹鴨蛋, 那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摘了一天棉花的陸春花,拿到了這個月的工錢,一共是4672晶幣。

為了減少晶幣的鑄造量, 人革聯的總銀行推出了大額度的晶幣,分別是10元、100元兩種。

其實晶幣就是一種信用貨幣,而且防偽效果非常好,至今為止沒有被仿製過。

雖然隋唐時期有玻璃製造技術,但是沒有辦法制造純淨透明的玻璃,而且隨著人革聯對於各地的控制力逐步提升,想私底下開窯煉製玻璃,黑衣衛估計第二天就要上門了。

畢竟煉製的原材料,都在嚴密監控之中。

而且總銀行和財政部,會對每一個人都進行財務存檔,很多人的收入都是公開透明的,突然拿出一大筆仿造的晶幣,很容易被黑衣衛和稅務部盯上。

很多和陸春花一樣的農場員工,並不是直接發錢的,而是發工資條,然後拿著存摺去銀行對賬。

這是所有的官營工廠、農場、供銷社都統一採用的方案,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有人從中剋扣。

至於這工資條上動手腳,一旦被發現,後果就是去婆羅洲開荒,或者直接死刑。

鄭森等人又不需要照顧七大姑八大姨,很多人也沒有貪腐的必要,因為這些錢拿了之後,根本花不出去。

人革聯內部的執行機制,是非常精確的,各地有多少人口、多少糧食、多少需求、多少土地,在鄭森等人眼中根本不存在不清不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