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缺穿著防護服,看著銅包陶瓷缸中,那一大缸微微冒煙的液體。

“這是濃硝酸,就是製造炸藥的原材料之一。”

“化學果然奧妙無比。”

龍莎解釋道:“這東西也是可以做化肥。”

“化肥?”宋缺不解。

“可以讓農作物增產的東西,類似於糞肥,不過效果更加高效快速,一畝占城稻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增加一幫倍的產量。”

“一倍產量?”宋缺又被重新整理了世界觀。

龍莎提議道:“要不要去基隆附近的移民新村看看,應該有剛要收穫的占城稻。”

“好。”

離開了化工廠,馬車一路向西。

路過河谷村,宋缺掀開窗簾布,看著田野上一片片大豆,杆子上已經結滿了碩果累累的豆莢。

“這裡是去年年初建立的鄉村,下一個村子才是去年九月份移民過來的,他們的占城稻差不多可以收割了。”

不知不覺又走了三公里路,馬車停在了河谷西村的村門口。

民兵隊長李光宗等人正帶著民兵,在農田上收割著占城稻。

龍莎並沒有驚擾其他人,只是派人讓該村的宣講官一切照常,她帶著宋缺來到一片稻田。

二月份的基隆溫度已經非常高了,中午有26攝氏度左右,這個時代的東亞,零度等溫線在黃河一線。

流求幾乎90%的區域處於熱帶,也就基隆處於亞熱帶,而且是不明顯的亞熱帶,冬季和後世的嶺南差不多。

因此流求各地全年可以種植占城稻。

看著金燦燦的稻穗,宋缺不用稱量,都知道這一片占城稻畝產非常不錯。

宋缺笑著搖搖頭:

“怪不得你們願意先佔領流求和建安等地,占城稻在南地可以一年三熟,又有化肥增產,只要南地開發好了,一畝地生產的糧食,相當於北地六畝之糧,天下何愁不定。”

龍莎沒有否認,她說了一下去年的一些情況:

“流求去年的糧食生產確實不錯,115萬畝稻田,一共生產了325萬石稻米、96萬石豆子。”

“官庫有多少?”宋缺關心的問道。

龍莎換算了一下單位:“稻米大概在127萬石,豆子有52萬石。”

宋缺默然了,他知道這些糧食,如果沒有人革聯,就會被地主豪強吃下,而且農民別想溫飽。

來到村子裡面,他看著村民修建的水泥庫房,一些已經曬乾的稻穀,堆積如山的囤積在倉庫裡面。

以往這種景象,只能出現在地主的家裡面。

龍莎難得文鄒鄒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聽到這句詩,宋缺先一愣,然後仰天大笑:“哈哈哈……這就是天下大同,我認同你們了。”

龍莎搖了搖頭:“人道偉業尚未成功,還不能稱為天下大同。”

“能夠見證此等偉業的來臨,我宋缺不枉此生了,就讓我為出出一份力吧!”宋缺已經決定加入了。

“歡迎,以後我們可以互稱同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