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空間和時間的研究,王高知道一時半會是沒有辦法突飛猛進的,因此他留下了幾個分身,自己的本體又跑去月球了。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海圓歷1503年的1月8日。

王高近期一直在月球工作,具體是在月球背面的蟾宮基地工作。

月球的月人文明遺蹟,經過快一年的勘探和考古,目前所有的月人文明遺蹟,都全部被發現了。

除了都城碧卡之外,月人在月球的城市,一共有37個,這些地下城市有大有小,大的城市可以容納七八萬人口,小的城市只能容納幾千人口。

另外還有大量的隧道、礦洞、地下農場,以及三個飛船使用的港口,不過都廢棄了很久。

透過研究這些月人遺蹟,考古人員得出了很多有用的資料,包括月人的技術、社會、制度、語言、風俗文化、產業發展之類,都變得越發完整起來。

也正是透過這一次考古,揭開了之前的一些疑惑,比如月人文明中的機械和電氣產品中,為什麼普遍採用黃金作為原材料。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這個月球的地下,存在一片隱藏豐富的金礦資源,根據月人的內部文獻記載,在碧卡西南大約57公里的區域,那裡的黃金儲量達到了上千萬噸的規模。

而之所以有如此龐大的黃金礦存在,那是因為在太古時代,曾經有一顆富含黃金的小行星,撞擊過月球,才誕生了規模如此龐大的黃金礦。

地區的礦物種類,確實會影響產業的發展。

而且月球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是一顆沒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的星球,因此月球人的能源,就是利用仿製方舟箴言的吸能材料,插入月球地幔之中,吸收月球的地熱能,然後將地熱能轉變成為電能。

因此月人文明點出來的就是,就是電熱冶金、電解鋁之類的技術。

本來這個技術也不差,如果一切沒有出現太大變故的話。

可偏偏問題就出現在月球的地熱能上,由於月球人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和產業規模也在擴張,他們只能不停的增加地熱能轉化裝置。

一開始,這種行為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直到大約1503年前,月球的磁場迅速衰弱,地幔的岩漿層開始逐漸凝固,釋放出來的熱量越來越少。

一開始月人並沒有太在意,只是加深了熱井的下探深度,月人內部仍然毫無節制,繼續維持著幾千年來的奢侈生活。

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熱井越挖越深,可是生產出來的電能卻越來越少。

直到1200年前,月人文明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是此時採取行動,已經太晚了。

月球的地核活躍度逐年下降,正處於持續的冷卻之中。

能源逐漸枯竭的月人文明,內部矛盾越發激烈起來,而各種依賴電能發展起來的產業,有逐漸停擺。

終於在1000年前,當時的月人神王,才下定決心,決定動用最後的能量建造飛船,探索和移民藍海星。

至少他們的降臨,引起了原住民的注意,特別是恩基的後代和追隨者,這些被稱為神之天敵的人,即後來的D之一族,開始準備應對神族的又一次“入侵”。

王高對於月球突然的磁場突變,以及月球地核的冷卻,還有那個特殊的時間,其實有一些猜測。

1503年前,這是就是海圓曆元年的起始,這一年的重要性,不亞於之前的紅土事件,以及之後的空白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