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嬴政恭送回宮後,李斯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了府裡。

最近因為封禪泰山的原因,嬴政對那些儒生多有忍讓,搞得那些傢伙一個個氣焰囂張,動輒就敢公然頂撞,冒犯天顏。

皇帝心裡窩火,辛苦的自然是他們這些近臣。

好在因為夏弘的出現,陛下心情似乎好了許多,往後這段日子,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大抵會好過一些了。

李斯正捶著小腿,就看到一個身材臃腫的男子從外面走了進來。

“師弟來了,快,上茶!”李斯熱情地招呼起來。

他這位師弟是趙國人,與自己同拜在荀子門下,不但精通法儒兩家學問,還對術數一道極有研究,平日裡在丞相府幫忙,是他的左膀右臂。

“多謝師兄!”

張蒼行了一禮,坐在一旁,便默不吭聲了。

李斯見狀,眉頭微皺道:

“這是怎麼了,今日不是讓你去給扶蘇公子恭送賀禮嗎,怎麼現在就回來了?”

再過幾個月,公子扶蘇便年滿二十,舉行冠禮,預示著真正成人。

作為帝國丞相,李斯當然要有所表示。

“哎,別提了,我連人家的大門都沒進去,就被趕出來了!”

“什麼!”

聽到這話,李斯猛地站了起來,臉色鐵青道:

“你可有送上拜帖?說是丞相府的門人?”

“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儒家子弟是什麼嘴臉,我剛遞出拜帖就被他們扔了回來,他們還說……”

張蒼看了眼李斯,有些欲言又止。

“說!”李斯沉聲道。

“他們還說,一個刀筆吏,居然也想攀附權貴,也配!”

“嘭!”

張蒼話音剛落,就看到李斯將茶杯狠狠摔在了地上,茶水四濺,一片狼藉。

“欺人太甚!”李斯氣得滿臉漲紅,頭上青筋暴起。

他早年間做過廷尉,幹過刀筆吏的差事,雖然現在貴為丞相,卻仍有人背地裡拿這個嘲笑他的出身。

“扶蘇公子可有什麼言語?”李斯問道。

張蒼搖了搖頭。

“扶蘇公子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面,不過我隱約從內宅聽到了一陣讀書聲。”

“哦?讀的是什麼?”

“好像是《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嘶……”

聽到這句話,李斯如遭雷擊般地楞楞在那裡,一種巨大的無力感油然而生。

雖然陛下眼下不立太子,也沒有分封皇子,但按照不成文的規定,扶蘇作為皇長子,依舊是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

而令李斯感到悲哀的是,這位帝國未來的繼承人不但對法家學說毫無興趣,還整日與一群儒生打得火熱,動輒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根本瞧不上他們這些法家弟子。

他也曾想過要緩和兩邊的關係,但一直收效甚微。

今日的事情更是說明,兩人之間的政治路線之爭,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

這也是為何在始皇帝駕崩之後,李斯會選擇與趙高合作,扶持胡亥上位的原因。

趙高或許奸佞,胡亥或許昏庸殘暴,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信奉法家。

作為大秦帝國制度的總設計師,李斯選擇胡亥,或許是有幾分貪戀權位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不願意看到自己一手創造的新生制度,中途夭折。

可悲的是,李斯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卻扶植了一個自己根本不瞭解的政治白痴與毒蛇上位,最後只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