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現在他沒有接觸到國情院的機會,還需要再觀望一下,伺機而動。

“你在想什麼呢?這麼出神。”

李明哲的肩膀被拍了一下,也讓他的思緒重新回到現實。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裴俊赫,

“沒什麼,只是想著一會兒換身什麼衣物去見一個重要的人物。”

兩人此時來到了他公司在光陽市搭建的電影拍攝棚中。

曠班多時的李明哲一出現就引起了不小的動靜,畢竟這是李明哲為數不多的親自來到拍攝現場視察的情景。

不過在李明哲表示只是要低調地轉一轉之後,整個劇組又很快遞恢復了本來的井井有條的秩序。

這部電影的重中之重就是海戰,在早期的劇本和拍攝計劃中,幾乎有一半的戲份都是恢弘的海戰戲份。

雖然一部電影的文戲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這部電影的側重還是在於武戲,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這麼說,不是說就不注重了文戲的打磨了,其實相對於對宏大電影場面的掌控,金韓民導演更擅長於細膩文戲的打造。

在李明哲財大氣粗的資金支援下,為了達到打造壯觀、精彩、激烈的海戰場面的目的,從現場實拍和後期製作的兩個方面都很捨得砸錢。

後期主要採用CG技術,每一個場面中,海水和船隻的撞擊要進行數十次的模擬實驗才能製作出來,但是受限於現在的技術條件,僅憑後期技術難以還原真實感,所以在現場實拍的過程中就需要更下功夫。

為拍攝戰船甲板上的戲,劇組在全羅道光陽市建造了超大型海戰攝影棚,並搭建了1:1的戰船模型,將模型安裝在大型液壓萬向架上,演員們在模型上表演,這樣就可以透過萬向架的傾斜來模擬戰船在海上航行和衝撞產生的顛簸。

萬向架和戰船模型的周圍是長120米、高60米的巨型綠幕,這些綠幕背景在後期會被替換成海戰場面。

為了一些必要的效果,萬向架周圍還架設了高壓水槍和其他的水花、爆炸發生裝置,這些器械經過前期精確的設計和編排,能夠確保在現場安全可靠地使用,並達到應有的效果。

而這樣等比例還原史書上的戰艦模型總共搭了8艘,分別是朝鮮軍的板屋船4艘,日本的安宅船2艘、關船2艘。

這些船都是參照朝鮮、明朝和日本的三方史料敘述和圖畫搭建的,特別是一些戰船的搭建還接受了海洋博物館專家和史學家的建議。

不過雖然搭建的戰艦模型並不具備真正航行的能力,但是正常下水還是可以的。

而李明哲當初的計劃就是在電影拍攝結束後,把這些戰艦模型進行防腐蝕和內部改造,然後捐獻給仁川市政府。

條件就是,以這幾艘戰艦為核心,在仁川市海岸邊開一個愛國紀念遊樂園。

他絲毫不擔心仁川市政廳的人會拒絕這個提議,畢竟在他的計劃中,這部電影大火之後,相關的IP也會成為熱點。

而在他的計劃中,這個遊樂園的收入一半劃歸給仁川市政廳,而另一半將那來用作慈善用途。

而不費絲毫精力和財政預算的仁川市政廳應該不會拒絕這樣的好意,畢竟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政績了。

而其實維護這麼一個不大的主題遊樂園,他也不會花費多大的精力和錢財,但是卻能夠讓他撈一個好名聲。

要知道,做生意的人,好名聲可是千金難換的。

更何況,他也不僅僅是想要做生意。

而他把錢分給市政廳,無非是要一個官方背書的背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