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她像是下了什麼決心,叫來身邊常服侍的婆子,讓她領著自己去壽安堂拜見老太太。

王氏與老太太說話許久,直到天色漸暗才回了葳蕤軒,又回信一封,遣人給忠勤伯府送了去。

沒過幾天,盛家嫡女華蘭便從忠勤伯府回家省親。

華蘭先到了葳蕤軒,母女倆長久沒見面,自然是想念得緊,少不得噓寒問暖一番。

王氏倒也沒有多耽擱,急匆匆的領著華蘭就往壽安堂去了。

堂上盛家老太太早已等候多時,明蘭也在後頭站著,恭敬乖巧。旁邊還坐了個年紀相仿的老太太。

這位陌生的老太太生的慈眉善目,身後還站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郎,時常拿餘光偷偷打量明蘭。

原來華蘭嫁到忠勤伯府,算是高嫁。袁夫人偏心大兒子,總愛折騰二兒子的老婆華蘭。丈夫袁文紹雖然對華蘭很是體貼,卻也讓她在婆婆面前受盡了委屈。

這個噁心婆婆,平時不是立規矩,就是擺架子,還挪用華蘭的嫁妝來補伯爵府裡的虧空。甚至在華蘭懷孕的時候,還要往兒子房裡塞通房丫鬟。

華蘭忍不住來信給母親,信裡道盡了苦楚。王大娘子平日裡最疼這個女兒,哪裡看得下去,卻又想不出什麼辦法來。思來想去,跑到壽安堂問計。

華蘭小時候也是養在盛老太太身邊的,老太太也十分疼愛這個乖巧懂事的孫女。便對王氏道:

“華蘭嫁過去也有些年了,終究還沒能給袁家傳宗接代,若能個袁家添個哥兒,必能好過許多。”

王氏眼前一亮,卻又有些為難。

盛老太太明白她的顧慮,又道:

“我有一個老姐妹,夫家賀家是醫道世家,自己也學了一身好醫術,婦科是最拿手的,過幾天我請她來我這,你也去把華蘭叫回來。”

王氏大喜,千恩萬謝。回去便修書讓華蘭回孃家住上幾天。

於是便有了眼前這一幕。

賀老太太向華蘭詢問病情,華蘭自是無不吐露。賀老太太給華蘭搭了脈,開了些方子,又囑咐幾句飲食起居上的忌諱,華蘭一一應允。

盛老太太見華蘭那裡一切順利,就叫來身後的明蘭,吩咐她帶著隨賀老太太一起來的賀家孫子去府裡逛一逛,好好招待。

剛吩咐完,門外就闖來一個少年,風風火火,不是盛長楨又是誰。

盛老太太見狀皺起了眉頭,開口訓斥道:“冒冒失失的,沒個規矩,像什麼樣子!”

盛長楨趕緊撒嬌告饒,哄得老太太通體舒泰。

見火候到了,盛長楨便道:“祖母,孫兒一見賀家哥哥就覺得十分投緣,不如讓孫兒來招待他,阿姐就留在這伺候祖母喝茶吧。”

明蘭見小弟和自己擠眉弄眼的,知道他又要作怪,也就不做聲了。

盛老太太想了想,便道:“也罷,你要將賀家哥兒招待好了,不可丟了盛家臉面。”

盛長楨大打包票,又向賀老太太見了禮,便領著賀家哥兒出門去了。

出了壽安堂,原本滿臉堆笑的盛長楨臉迅速沉了下來,眼中寒光閃爍:

“齊衡還沒解決,又來了一個賀弘文,真是難辦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