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全本想讓盛長楨作為會試主考,可剛一提出來,就受到了三位大學士的齊聲反對。

其原因,只需看上一屆科舉的會試主考是誰,立時清楚明白。

上一屆會試主考,那可是文延樸,元老重臣,龍圖閣大學士,從一品的大員!

盛長楨呢?正四品……

差得太遠了!

無奈,趙宗全只好退而求其次,任命盛長楨為京畿道鄉試主考,這回大學士們就不再反對了。

翰林出身,四品緋袍,這是鄉試主考的兩個硬性條件,盛長楨全部符合,雖然資歷淺薄,但考慮到他是官家欽點之人,資歷也就不算個事了。

於是,盛長楨就這樣被任命為京畿道鄉試主考官,言仁化、餘德等為同考官。

盛長楨到了庭院中,接受了正式的任命後,心中感慨不已。

一年半前,自己還才剛剛六元及第,入了翰林院,如今卻是搖身一變成了鄉試的主考官,主持一道舉人的選拔。

考生變考官,人生際遇之離奇,真是令人嗟嘆啊。

盛長楨心裡再清楚不過,鄉試主考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好差事。有道是一朝主考,終身受益,京畿道當科錄取的舉人,通通得叫盛長楨一聲“恩師”。

一下有這麼多舉人學生,其中肯定能有不少出息的,日後至少也是一批中層幹部,單單這一筆人脈,就夠盛長楨受用不盡了。

趙宗全把這個肥差拋給盛長楨,除了因為他是半個禹州舊人外,還可以看作一種補償。

畢竟在官職上,趙宗全已經給不了盛長楨更多了,只能以這種方式來撫慰盛長楨,不至於令有功之臣寒心。

既來之則安之,盛長楨很快擺正了心態,開始履行起自己作為主考官的責任來。

按照規矩,鄉試的所有題目都是由主考官擬定的,盛長楨就是想和言仁化等人商量也不行,沒辦法,盛長楨只能自己一個人老老實實地悶在屋裡想題目。

好在盛長楨胸藏錦繡,才氣縱橫,對各種經史典籍更是信手拈來,他是號稱大週考神的人物,水平自然不是蓋的。

盛長楨所擬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大題,沒有一點偏、怪、奇的題目。

盛長楨心裡明白,這次恩科極受趙宗全看重,恩科恩科,既考考生,也對是趙宗全執政能力的一次大考,但凡有半點差錯,都會引得朝野譁然,令威信本就不富裕的趙宗全雪上加霜。

更別說,趙宗全頭上還有一個太后壓著,如果恩科搞砸了,太后就更有理由把著朝政不鬆手了,如此一來,趙宗全乾剛獨斷之日可就遙遙無期了,這是趙宗全絕對不能容忍的。

有了這樣的覺悟,盛長楨出題自然要本著穩字當先的宗旨,堅決不能出一點差錯。

用了三天時間,盛長楨終於擬完了所有的題目,把題目交給了看守他的內衛,而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了。

百無聊賴間,盛長楨心中忽然生出一點惡趣味:“齊衡參加的就是這次恩科吧,要是真的考過了,那他豈不是還要叫我一聲恩師?嗬嗬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