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文炎敬提了親手捉著的一對活雁上門,王若弗雖為始作俑者,卻也是鬆了一口氣。

其實王若弗當初提這點要求,不過就是故意給文炎敬出個難題,讓他知道自己這個未來岳母並不是好相與的,盛家的女兒也不是那麼好娶的。

王若弗滿心想著,待文炎敬受了些挫折,明白了這樁婚事的來之不易,自然會對自己這個未來岳母越加尊敬,對如蘭也會更加珍惜疼愛。

可王若弗萬萬沒想到,活雁如此難尋,文炎敬尋遍汴京也尋不到,乃至如蘭又和她置起了性子,好幾天都沒有理她。

王若弗這下傻眼了,她只記得,當初袁家娶華蘭的時候,就提了一對活雁當聘禮。因此在她的印象裡,要找活雁雖要廢些功夫,終歸是不難的。

她也不想想,袁家那是伯爵之家,與華蘭的婚事更是提前準備許久,要找對活雁自然是不難的。

但文炎敬是倉促間聞知這一要求,自家財力人脈更是遠不如袁家,哪能這麼容易就尋到一對活雁來當聘禮?

王若弗眼看自己即將弄巧成拙,心裡也是暗暗著急,更是存下心思,若是文炎敬再尋不到活雁,自己就把要求放低,改換成鳩、鵲之類。

總不能真因為此事弄黃了這樁親事吧,那樣的話,恐怕如蘭會恨她一輩子。

正當王若弗憂心內疚之時,文炎敬就把一對活雁送上門來了,還言明這是自己親手捉的,有盛長楨和包景年為證。

這就是意外之喜了,王若弗欣喜之餘,對文炎敬也多了幾分好感,越看他越是順眼。

打通了王若弗這一關,如蘭與文炎敬的婚事自然也就定了下來。

此間再無阻礙,接下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三書六禮。

父母之命,媒人傳語,互換庚貼,排算八字。

議小禮,過大禮,男方送“過書”,女方送“回帖”,這便是文定。

文母親自登門,和王若弗商量一番,兩人挑挑揀揀總算挑出了個宜嫁娶的好日子,時間就定在一個半月之後。

……

光陰飛逝,終於到了如蘭出嫁的這一天,盛府上下都是喜氣洋洋,披紅掛綵。

按著慣例,喜酒的正餐要由女方來操辦,謂“大業酒”。王若弗一手包辦,專門從陶然居請來大廚,在前廳擺了數十桌美酒佳餚。

廳堂之中,則早已擺滿瞭如蘭的嫁妝。

層層疊疊的大小箱子,一眼望過去,難以盡數。器物披掛紅色彩線,衣裳燻以檀香,箱底放入數錠銀元寶,意為壓箱錢。

這年月,大戶人家嫁女都崇尚一個早備嫁妝,基本都要提前好幾年就開始為女兒出嫁做準備。

如蘭是王若弗的嫡親女兒,王若弗更是十數年前就開始著手為她準備嫁妝。

像盛家這樣的大戶人家嫁女,嫁妝中必然是包羅永珍、應有盡有。

除了衣服首飾、銀錢珠寶這些貴重的東西要帶過去壓箱,就連廚房裡的、糧倉裡的、織造房裡的、酒坊裡的……,這些日常吃的用的,各種東西通通都得一併“嫁”過去。

米、粉、菜、水、油、磨、篩、缸,這都是糧倉裡的東西。

牛、羊、馬、驢,這都是六畜廄欄裡的。

還有四季衣服、各種綾羅綢緞,數量之多,如蘭一輩子也穿不完,至於金銀首飾、山林田地,那更是福澤子孫後代。

當然,還有在孃家使喚的丫鬟、侍女,做老了的家生子,也要一併隨轎嫁過去。

更有甚者,王若弗連壽衣和棺材都早已替如蘭準備好了,只不過暫放孃家而已。

而各種傢俱更是在如蘭幼年時就已經開始打造。

千工床、梳妝檯、紅衣櫃、春凳、馬桶、圈椅、琴桌、棋盤、眠櫃……,都要專門延請巧匠,選取黃道吉日開工。

總而言之,嫁妝必須要滿足出嫁女子後半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遇上子孫不成器的,甚至到了下一代,還要吃母親乃至於祖母當年帶來的嫁妝。

說到嫁妝,裡頭還有一樁小插曲。

王若弗本就覺得如蘭是低嫁,捨不得女兒受委屈,就自作主張,給如蘭置了一座三進的大宅院當嫁妝,連下人陪房都安排好了,準備就將這座宅子當新房。

她自覺想得挺周到,老太太知道後卻是一通好罵。

“三進的大宅院,文老夫人要是帶著她家二郎一家住進來,如兒如何好意思推脫?到時候婆媳妯娌,有的是如兒要煩心,你是幫她還是在害她呢?

你若真想貼補如兒,就給她置個一進的小院子,文老夫人見地方小了,也不好意思過來擠,兩口子關起門來過日子,豈不舒心?”

王若弗受了一頓數落,這才醒悟過來,她臉皮厚,也不覺得丟臉,趕緊按著老太太的意思辦了,把大宅子賣出去另置了一座小宅子。

在老太太心裡,如蘭也是她的孫女,雖不似明蘭那樣自幼養在自己身邊,但也是叫她一聲祖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