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母也是個腦子裝滿草的,不知道管教自己的兒子,反而去罵淑蘭,說是因為淑蘭善妒,這才讓孫家至今還沒有子息。

她也不想想,淑蘭一個人生不出來還可能是淑蘭的問題,但那麼多妾室都生不出來,怪誰?

還不是他那個廢物兒子麼!

這回那妓女大了肚子,還不知道是不是孫志高的狐朋狗友留的種呢!

在盛長楨看來,恐怕孫志高頭上,已經是一片青青草原了。

孫母可不這麼想,在她眼裡,兒子是天,兒子是地,孫志高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兒子,幹什麼都好。

聽說那妓女懷了孕,她馬上一幅夙願得償的樣子,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就喜笑顏開。

《最初進化》

然後,她就開始逼著淑蘭同意納那妓女進門當小妾。

但淑蘭這回卻是一反常態地不再忍耐,堅決反對,還把這件事告訴了孃家的大老太太和李氏。

這下大老太太和李氏可就坐不住了。

說實話,淑蘭在孫家過得不如意,她們一向也是知曉的。

盛家在宥陽權勢人脈俱是一流,又豈會打聽不到孫家的情況?

但女兒嫁都嫁了,她們也是無可奈何。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這時代,女子嫁人之後,基本上就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一次婚姻,就決定了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

對大周的女子來說,婚姻就像賭博,賭贏了固然好,但賭輸了那就再無翻盤機會。

除非是被休或者和離。

但一旦如此,男子還可以繼續娶妻納妾,女子卻會被千夫所指,揹負無盡的罵名。

因此,盛家眾人才會明知淑蘭受盡委屈,還是默默忍耐。

只能在錢財產業上給予支援,希望孫家母子能夠看在這些的份上,好好待淑蘭。

很明顯,盛家的期盼落空了,他們越忍讓,孫氏母子越覺得他們軟弱可欺,對淑蘭也是變本加厲。

只不過這次,孫家母子所為卻是觸及樂盛家的底線。

不納青樓女子為妾,那是盛家的祖訓!

盛家當年,就因為納了青樓女子,導致家宅不寧,差點面臨傾覆之禍。

這就是前車之鑑。

如今,大老太太又豈能讓故事在淑蘭身上重演?

盛傢什麼都能忍讓,唯獨這條,絕不忍讓!

大老太太當機立斷,讓淑蘭和孫家和離。

而且只能和離,不能被休。

大周女子若是被休,不僅自己蒙羞,連帶孃家也要被人指指點點。

但和離就不一樣了,總算還能保留一分體面。

因此大老太太決定,寧可給孫家留一半嫁妝,也堅決要和離。

這樣,對品蘭這些未出閣的女兒的影響也能夠小一點。

盛長楨自然是瞭解這件事的始末,他也很是同情淑蘭姐姐的遭遇。

若是錯過也就算了,既然讓他碰到了,總要出手相助的。

孫志高,秀才,神童?真是可笑!

另一邊,明蘭也是好說歹說,總算把抽泣不止的品蘭哄回房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