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明心見性(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充實和滿足是盛長楨以前從未體驗過的。
他好像真正融入了這個時代,真正成為了大周朝的一份子。
“也許,這也是上天送我來到這裡的意義之一吧。”盛長楨不禁感慨。
禹州,以前在在盛長楨眼裡,只是一處潛龍之所,盛長楨來禹州,也只是抱著結交趙宗全的想法。
但真正到了這裡,一系列的遭遇,卻讓他更加明白了自己人生的意義,不復之前得過且過,苟且偷安的消極心理。
禹州,可以說是盛長楨心理成長蛻變的地方。
如今,他終於即將離去了。
盛長楨心裡並沒有什麼遺憾,他該做的能做的都已經做了,還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盛長楨離開禹州那天,趙宗全、顧廷燁、沈從興等人都來送他。
快到城門口時,前面的路卻被堵住了。
盛長楨騎在馬上,看見前方簇擁著許多百姓,領頭的則是那些被救出來的大青山礦工。
忽然傳來一聲高喊:“跪送恩公!”
百姓們便紛紛退向兩邊,讓出一條道路來,然後面朝路中齊刷刷地跪了下來。
出聲的是一個老者,頭髮花白,臉上滿是歲月的滄桑。他緩緩走到盛長楨面前,走路時還有些顫顫巍巍。
盛長楨連忙下馬,輕輕扶住了老者。
老者卻攔住了他,抬手道:“恩公請上馬,老朽來為你牽馬。”
讓這麼一位老人家為自己牽馬,盛長楨哪有那麼厚的臉皮,說什麼也不肯上馬。
就在這時,身後的趙宗全上前道:“長楨,快些上馬吧,莫要辜負了老人家一片苦心。”
盛長楨有些錯愕地看向趙宗全,趙宗全卻指向不遠處跪伏兩邊的禹州百姓:“你不上馬,他們不會起來的。”
“請恩公上馬!請恩公上馬!請恩公上馬!”盛長楨還在猶豫之時,百姓們突然齊聲高喊。
“恩公,請上馬吧。”盛長楨面前的老者又一次抬手,示意盛長楨上馬。
盛長楨望見老者堅定的眼神,無奈只能翻身跨上馬背。
見盛長楨終於上馬,趙宗全舒了一口氣,有些感慨地看著眼前的場景。
盛長楨今天離去的訊息是他透露出去的,但這些百姓們卻不是他召集來的。
盛長楨本想悄無聲息地離去,是百姓們自發地找到趙宗全,希望送盛長楨一程。
那位老者就是領頭人,他的兒子死在了礦山之中,家產也被朱貴奪盡,在盛長楨的努力下,才讓他領到了二十畝地的撫卹。
對老者來說,這二十畝地,比報仇雪恨更為重要,因為這二十畝地可以傳給他的年幼小孫子,乃至傳給他孫子的子子孫孫。
那才是日後生活的希望。
而像老者這樣受到盛長楨恩澤的禹州百姓,多不可數。
老者在前牽著馬,腳步有些發顫,但每一步都沉重有力。他帶著盛長楨,緩緩走過一個個跪伏的百姓面前。
每當盛長楨走過之時,跪伏的百姓都會抬起頭,深情道:“恩公一路走好!”
盛長楨透過這條百姓身體構成的道路,一路走到了城門口。回望之時,盛長楨已是熱淚盈眶。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盛長楨離開禹州很久之後,許多禹州百姓還會在門前的供桌上擺一面鏡子。
每當有路過的遊人問起緣由,百姓們就會滿臉緬懷地輕聲唸誦:“明如鏡,六元郎,照盡魑魅與魍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