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樸一番慷慨陳詞之後,老皇帝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

文延樸見狀,繼續加了一把料,取出盛長楨提前送與他的那份賬本所帶的附錄。

那上面是數百倖存礦工密密麻麻的手印。

“陛下,這是禹州礦山案中倖存礦工們聯名請願,希望朝廷能恕趙宗全逾越之罪。”

“呈上來。”老皇帝沉聲道。

遠遠地看見那張紙,老皇帝就覺得心頭一震。等內侍呈給他仔細觀看之後,他更是覺得觸目驚心。

這紙上密密麻麻數百手印,雖深淺不一,但俱是殷紅如血,令老皇帝彷彿身臨其境地去到禹州,見到了那一個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礦工。

手印之上,則是盛長楨執筆的請願書。備言趙宗全救礦工於水火,礦工無不對他感激涕零。懇請朝廷網開一面,莫治趙宗全逾越之罪。

不覺間,老皇帝眼眶漸漸泛紅,感慨萬千。

“不見此錄,不知趙卿之功也!”

對趙宗全,老皇帝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趙宗全以前,不過是個籍籍無名的旁支宗室。但如今,他大義凜然的形象已經在老皇帝腦海中深深烙下。

老皇帝舉起那張紙,面朝華青鋒道:“華愛卿,民意如何,你可清楚了?”

華青鋒怔怔點頭,他此時已經被文延樸一波波的打擊給整得麻木了,深切地體會到了自己道行有多淺薄。

他與文延樸之間城府胸襟的差距,簡直不可以道理計。

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最終還是文延樸勝了。

比起有些失神的華青鋒,文延樸卻是面色淡然,好似渾不在意。

畢竟在文延樸心裡,從來沒有把華青鋒當成真正的對手。一直以來,文延樸對華青鋒的態度,不過就是貓戲老鼠,給枯燥無味的生活添些樂趣罷了。

別看文延樸始終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他內心也有著自己的高傲。滿朝文武之中,能讓文延樸自愧不如之人,僅僅也就韓章一人而已。

老皇帝此時已完全被文延樸說服,對趙宗全滿是欣賞。大周朝有這樣的人才,他也是十分欣慰。

只聽他緩緩開口道:“那就這麼定了,趙宗全有功無過,應當重賞。”

老皇帝又看向三位大學士,問道:“諸卿認為,應當如何賞賜趙宗全為好呢?”

文延樸躬身道:“臣以為,可授其宣武將軍銜,加勳騎都尉。”

宣武將軍是官階,騎都尉則是勳位,這兩樣都是從四品。趙宗全的本職仍然是禹州團練使,這兩樣都是加封,等於是給趙宗全在待遇上升了一級。

老皇帝聞言點頭道:“可。加賜鑲色盤金錦袍一件,白玉如意一尊。再賞些金銀,由內庫來出。”

賜服賜玉這都是皇帝給予臣子的尊榮,趙宗全立下大功,得此賞賜也不算過分。

至於賞賜金銀,則是另有原因。

大周官有礦山雖歸工部管轄,其收益卻要收繳到皇宮內庫。李鑑等人截下禹州礦山的收益,還試圖改官為私,實質上是侵吞了內庫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