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文曲星與國運(第3/3頁)
章節報錯
正是有了錢思謙的輔佐,兗王這些年來才能夠立下許多功勞,入了滿朝文武的眼,被評價為精明強幹之人。
因此,兗王向來對錢思謙敬重有加,尊稱他為錢先生。但凡是錢思謙的給出建言,兗王都會慎重考慮。
兗王想到盛長楨拒絕自己一事,還是憤憤不平,問道:
“先生,那盛長楨雖是新科狀元,如今也只是個從六品的小官,先生何必如此看中他,還非要本王派人去拉攏他呢?”
面對兗王的疑問,錢思謙雲淡風輕地解釋道:“盛長楨此人的官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上代表的氣運。”
氣運?
這也太玄了吧。
兗王還是不解,疑惑地看向錢思謙。
錢思謙淡淡一笑,繼續道:“王爺深居王府,有所不知。如今盛長楨在民間的名望可是大得很呢。”
科舉設立千年以來,對世風有了很大的改變。
原本壟斷在世家手裡的官位,向全天下讀書人開放。
有了科舉,讀書做官成為有志者的金光大道。
自此,民間讀書之風日盛,人人都向往透過科舉獲得進身之階。
就連勉強能夠果腹的小農之家,也願意自己餓肚子,去供他們的孩子進學讀書。
多年下來,科舉已經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連路邊乞食的丐叟都知道科舉,可見科舉的影響力之大。
而連中六元的盛長楨,就是科舉千年來的最成功之人,沒有之一。
雖然盛長楨在科舉後只是做了個從六品的翰林修撰,對達官顯貴來說不值一提。
但大周的普通百姓們可不管這些。
沒過幾個月,整個大周境內都傳遍了,汴京出了位盛長楨盛相公,不到十七歲就連中六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全天下讀書人的榜樣。
盛長楨頓時成為了大周百姓們的優質偶像。
許多百姓家裡,更是將盛長楨的泥塑與文曲星君擺在一起。他們讓自家進學的孩童日日參拜,以求日後金榜題名。
在民間的傳說中,盛長楨的名字甚至與國運聯絡到了一起。
老百姓們口口相傳,正是因為大周朝國運昌盛,才能得到蒼天垂憐,降下盛長楨這樣千年難遇的文曲星來。
盛長楨的頭上也自此纏繞著神秘的氣息。
錢思謙自己就是個屢試不第的老舉人,他自然深悉如今盛長楨在民間的特殊地位。
所以,錢思謙才會如此急迫地要將盛長楨拉到兗王陣營中來,為的就是增添兗王繼位的正統性。
連下凡的文曲星君都是兗王的人,這不正說明了兗王才是天命所歸之人麼?
“可惜這位文曲星不識趣,看不到投靠兗王的遠大前途啊……”
一念及此,錢思謙眼神陰翳,宛如一條擇人而噬的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