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才知難。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這是當初盛長楨贈給齊衡那兩句詩的出處。

盛長楨當初贈詩的其他心思暫不去管他,且說這篇文章。

這篇短章通篇都是勉勵人珍惜光陰,用功讀書。告訴有志青年們,只有讀書才是出人頭地的光明大道。

如今,天底下讀書人中的精英全都匯聚到了汴京城,為的就是一場決定命運的考試——會試。

當初全國報考鄉試的秀才們,加起來足足有四十餘萬。

經過殘酷的鄉試之後,如今有資格參加會試的舉子,只剩下不到兩萬人,這其中還包括許多往年會試未中的“復讀生”。

而這不到兩萬人中,最終只有兩百多人能夠榜上有名,得中進士,享受東華門外唱名的至高榮耀。

三年,從四十萬人中只選出二百人。科舉考試的殘酷淘汰率,可見一斑。

這也註定了,能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的,必定是精英中的精英。

……

貢院之中。

文延樸已經在這被關了半個多月了。

他並沒有犯罪,而是在貢院中“封閉出題”。類似盛長楨前世的高考出題組,他們也要被關起來好幾個月,以免題目洩露。

文延樸是加了太師銜的當朝宰相,一品大員。

這次皇帝把他派來做會試的主考官和出題人,可見老皇帝對這次會試的重視。

畢竟老皇帝也能感覺到自己命不久矣,這次會試恐怕就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了。

文延樸也是快七十歲的人了,被關在這貢院之中,沒日沒夜地想試題,他也是大感身體吃不消。

冥思苦想一直到今日,他總算把所有考題都出齊全了。終於能夠放空思緒,好好休息一番了。

好在明日就是正式考試之日,文延樸也算是看到了曙光。

“也不知那個小娃娃能不能考上今科會元。聽老二說,景年那個渾小子好像同他還挺合契的。”

出完試題,百無聊賴的文延樸坐在貢院之中,突然想起來自己與老皇帝當初在秋闈後的玩笑。

以及那個連中四元的年輕人。

他會不會完成前無古人的壯舉,開創連中六元的歷史呢?

……

盛家,昭陽軒。

在家主盛紘的吩咐下,最近誰都不敢來昭陽軒打擾盛長楨。為的自然就是能夠讓他全力備戰春闈。

盛長楨這一個多月以來,足不出戶,每天都是在自己的書房中勤學苦練。

那些四書五經之類的經義書籍,盛長楨倚仗著自己超凡脫俗的記憶力,早已經是倒背如流,滾瓜爛熟。

莊先生這段時間來,每天都到盛長楨的書房裡給他授課。盛長楨每天做的,就是接受莊先生的教誨。

莊先生是科舉的名師,面對會試經驗豐富。幾乎每次會試時,都有數名進士出自莊先生門下,其中不乏前三甲。

莊先生靠著自己的人脈和積累,四處蒐羅來了歷屆會試的試題,還有當年前三甲的優秀文章,讓盛長楨參閱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