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一些變故,盛長楨拒絕了和包景年達成人生四大鐵之一的成就,但盛長楨沒有忘記答應包景年的正事。

第二日,盛長楨就上奏趙宗全,請求赦免原內殿直將校的死罪,改為讓他們以罪籍從軍,戴罪立功。

沒幾天,趙宗全就同意了盛長楨的奏請,饒了原內殿直那八百人的性命,把他們悉數派到西郊大營當苦力。

內殿直畢竟算是叛軍,罪行不小,盛長楨還以為要辦成這事怎麼也得三奏三請,沒想到趙宗全居然這麼爽快。

不過很快盛長楨就明白了原因。和赦免內殿直旨意一同下來的,還有賜婚盛長楨和張家女的旨意。

這就帶著些捆綁銷售的意味了,也是趙宗全拿捏盛長楨的一點小手段。

實際上,趙宗全卻是有些多慮了,盛長楨本就對賜婚沒有抗拒之意,能借著賜婚把內殿直的事也一起辦了,對盛長楨而言,倒是個意外之喜。

內殿直逃過一劫,雖然還是罪籍,但至少無需擔心性命不保了。對替他們上奏求情的盛長楨,內殿直上下自然是感恩戴德。

出獄第二天,內殿直將校就被包景年的領著到盛家向盛長楨下跪道謝,什麼無以為報、只能肝腦塗地、粉身碎骨之類的謝辭自然不必贅述。

盛長楨之所以出手相助,只是本著替大周軍隊儲存這一支精銳的想法,並沒有挾恩圖報的意思,因此立馬扶起眾將校,稍加勉勵後就讓包景年把他們帶走了。

當然,縱使盛長楨自己不在意,他的恩情已經深深刻在了內殿直上下八百餘人的心中。

內殿直眾人到盛家時,動靜十分不小,然而這麼一大群凶神惡煞的軍漢到訪,當家主母王若弗卻只是問了一句來意,然後就置之不理了。

沒辦法,王若弗這幾天心情實在是太激動了,整個人都暈乎乎的,根本無暇他顧。

頭號勳貴英國公府的嫡女,要嫁給她王若弗名下的庶子,還是陛下賜婚!

王若弗已經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砸昏了頭腦,只顧著傻樂,哪有空去管別的事,只要那群軍漢不把盛家掀了,隨他們幹什麼去!

其實不止王若弗,除了事先得知訊息的明蘭外,整個盛家都陷入了震驚後狂喜中,連家主盛紘也不能例外。

別看盛紘自詡清流人家,一副瞧不起宗室貴戚的模樣,但從他費盡心思把大女兒華蘭嫁去了忠勤伯府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英國公府是真正的頂級勳貴之家,無論是名位還是實權,都比忠勤伯府強出不止一籌,能夠和這樣的人家攀上姻親,盛紘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只有盛老太太還比較冷靜,把盛長楨叫去問話。

從盛長楨那裡得知皇帝此次賜婚的緣由後,老太太也有些感慨,盛長楨幫沈從興脫了窠臼,自己卻陷入其中,也算因果迴圈了。

望著年紀輕輕、氣質昂然的孫兒,老太太不禁有些擔憂地叮囑道:“長楨,既然陛下已經下旨賜婚,無論你願不願意,都只能領命受旨,切不可心懷怨望,更不能再像先前那樣意氣用事!”

盛長楨恭聲道:“祖母放心,君命不可違,孫兒省的。”

盛老太太見他眸中的平靜不似作偽,終於也把心放下了幾分,又道:“我聽說,這次張家這次要出嫁的女兒,是家中最為嬌生慣養的嫡女,英國公的掌心明珠。

她嫁到我們盛家,算是低嫁,難免會置些性子,到時你切不可和她硬頂,便是稍加忍讓也無妨。至於你那個母親,我也會叮囑她的。

不過,要是那張家女真是個囂張跋扈的,你也不可一味忍讓,再高的門第出身,嫁到我們盛家,也要安心做我盛家的小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