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秤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天有眼,王家終於甩掉一個大包袱!
王老夫人哪知道兒媳婦的心思,全副身心都沉浸在了喪女的悲痛中,悲嘆道:“女兒,我的女兒啊!我自問敬香禮佛虔誠無比,老天爺,你為何要如此對我?”
康海豐在旁邊聽著岳母哭訴,臉上也適時地做出哀傷的神情,心裡卻是在嗤之以鼻:“敬香禮佛有什麼用,神仙稀罕你這點香火麼?管教好女兒才是真的!”
康海豐不知道妻子是不是真的受了天譴而死的,但他能確認一點,妻子的死,肯定和她平日裡做下的那些惡事脫不了干係!
一想到自己那些美妾慘死的模樣,康海豐就恨得牙癢癢。
多嬌柔體貼的可人啊,還沒來得及享受幾天呢,就被那妒婦給作賤了!
燈火通明的廳堂內,王老夫人哭得聲嘶力竭,王舅父和王舅母也在哭,邊哭還要忙著安慰老母親,免得她傷心過度,哭壞了身子。
待哭聲暫歇,眾人去後院看了“康姨母”,不用說,自然又是一陣哭天喊地,還好康家地方不小,不然左鄰右舍都得被這一家子鬧得一宿睡不著。
可惜,人死不能復生,何況康姨母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王老夫人哭得再傷心也無濟於事。
不多時,王老夫人強忍悲痛,收起眼淚,並作下了部署:康王兩家繼續向開封府衙施加壓力,督促開封府查明真相。
儘管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天災,最後恐怕什麼也查不出來,但查本身就是一種態度,告訴大家還有另一種可能,否則的話,康姨母就是死,也得背上遭天譴的罵名。
王老夫人再厲害,終究是堵不上悠悠眾口,只能想辦法將之淡化。
衙門那邊查歸查,“康姨母”肯定不能就這麼擺在後院裡,雖然沒有臭掉的風險,但康海豐做賊心虛,自己都覺得隔應。
於是,康海豐提議,及早把葬禮給辦了,王老夫人點頭同意,眾人很快又商量起了康姨母的喪事事宜。
棺槨是早就備好的,那還是康姨母當年從孃家帶來的嫁妝。康海豐再能敗家,也拉不下臉面變賣這玩意兒,因此一直存留至今。
只是,棺槨裡放什麼,這就有點難辦了。總不能灌土吧,幾十口大缸的土,一副棺槨也灌不下啊!
眾人一籌莫展,王老夫人從悲痛中沉靜下來,緩緩道:“找套生前的衣物放進去吧。”
王老夫人也很無奈,自家女兒死得太不體面了,連具全屍也沒有,還和沙土不分彼此,沒辦法,只能就這麼湊合著了,喪事上也能好看一些。
康海豐自無不依,他雖對妻子的死沒多少傷心的感覺,但他可不想和王家這個絕好的臂助斷了關係,自然要盡力滿足老岳母的心願。
甚至康海豐還想著,乾脆以後就不再續絃了,這樣既不耽誤自己納美妾,又可以給王家留下個思念亡妻的好印象,繼續享受王家的勢力庇佑,一舉兩得啊!
若是盛長楨知道康海豐此刻的想法,定要向他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誇上一句:“你他孃的還真是個天才!”
王老夫人做主,連夜給各家親屬友朋都發去了訃告。老太太發話了,不來就是不給王家面子,一定要把喪事辦得體體面面,讓女兒走得安心。
其實,她是擔心如今傳言愈演愈烈,別人會因此不來弔唁,所以才擺出強硬的態度,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對傳言的回擊。
要是康姨母葬禮上,弔唁者如雲,不就證明了她生前與人為善、人緣甚好麼?
當然,在知曉內情的人眼裡,此舉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康姨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大家心裡自有一杆秤,不會因為葬禮的隆重與否而有絲毫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