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海天(二合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令汴京城寒冷透骨的冬日,在南國卻完全顯現不出威力,浩瀚無波的大海上,殷若虛彎腰穿過低矮的艙門,從船艙裡走了出來。
清新的海風吹散了身周來自於艙底的混濁空氣,海天之間耀眼炫目的光線,讓習慣了艙中黑暗的殷若虛, 在一瞬間閉上了眼睛。
不過他很快又將眼皮張開,眺望向遠方的海面。
海面上反射著陽光,海天一色,都是澄藍澄藍的,還泛著寶石一般的透明光澤。
甲板上,十幾個膚色黝黑的水手聚集著,身材魁梧的李大有也在其中,他們正一齊仰著頭, 看著桅杆的頂部。
殷若虛的視線也隨之投了過去, 那是一個瘦小如猴的瞭望手,他爬上了桅杆,正在眺望船頭所對的方向。
過了半刻,那瞭望手低下頭,拖長了音調朝下喊著:“看到啦!是海門港!”
“黃猴,到底看清楚了沒有?”底下的李大有不放心地高喊著。
“看清楚啦!就是海門港!”黃猴說完,真就像猴子一般,三兩下從五六丈高的桅杆頂上翻了下來,輕飄飄地落在了甲板上,末了還拍拍手,得意洋洋地看向眾人。
“少爺,前面就是海門鎮了!”高大威猛的李大有回過頭來,對殷若虛道。
殷若虛長吁了一口氣,幾步衝到船頭,瞪圓了眼睛望著前路, 雖仍然只能看到一望無際的碧濤, 但心中已然充滿了期許。
一年前, 在汴京,殷若虛受了盛長楨的鼓動,毅然決然地南下,來到了交趾,來到了海門的新港口,投身他最熱愛的航海事業。
海門在過去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港口,殷若虛以前管著殷家船隊時,就曾經來過海門,也和交趾的商人打過交道,知道一些交趾國的風土人情。
《仙木奇緣》
不過殷若虛印象裡的海門,與他再次到來後所看見的景象完全不同。
在大周治下,新開的海門港,如同一個大工地一般,到處都是雨後的泥濘,滿眼都是正在興建的建築。
雖然盛長楨打下交趾之後並沒有久留,但就這幾個月時間裡,他已經把海門港的架子基本搭好了,還留下了左剛監督工程進度,並囑託駐軍於此的包景年從旁協助。
工匠是廣西道調來的,勞力則來源於交趾俘虜,蠻部為表忠心,也派一些人來協助,還為工地供應了一部分的糧食。
就這樣,在殷若虛從汴京來到海門時,海門已經初步具有了一個大海港的雛形。
其實在大周沿海,稱得上大海港乃至超大海港都有不少,海門港和它們比起來,只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幼兒罷了。
殷若虛最看重的,是在海門港能夠避開海禁政策,合理合法地進行海上貿易。
雖然要向當地駐軍繳納一定比例的商稅,但這點錢在殷若虛眼裡根本就不值一提。
殷若虛曾經管理著規模龐大的殷家船隊數年,他太瞭解海貿的暴利了,來回一趟,少說也是數倍的利潤,相比起來,那十分之一的商稅又算得來什麼?
交了商稅之後,就意味著大周朝廷認可他們此行出海的合法性,殷若虛再不必躲躲藏藏了,可以光明正大的揚帆遠航。
而且,船隊也不用再忍受海上倭人的盤剝,又少了一份花銷。甚至在受到倭寇襲擾之時,出海的商船還可以尋求交趾駐軍的幫助。
要知道,紅河水戰之後,周軍可是繳獲了幾十艘交趾水師的戰船,這些船盛長楨一艘不落全留給了包景年,並讓包景年以此為基礎,擴建出一支水軍來。
盛長楨深知,大海絕不是和平的代名詞,要想無所顧忌地開展海貿,就必須有一支強大的海軍。
駐紮在海門港水師,有大小戰船數十艘,戰兵近千,這還遠遠達不到盛長楨的預期,也就能保障一下海門港周邊海域的治安,短期內算是勉強夠用。
等到海禁徹底放開,盛長楨還會不遺餘力地造戰船,練海軍,將大周海軍打造成所向披靡的海上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