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均相在美國進行自己的巡演,每一站都會帶上ag唱片的簽約歌手拉娜德雷和西卡上臺開場助演,在為她倆開啟知名度後,就讓安東尼給她們安排巡演計劃。

當然,她們的巡演還只是在那種觀眾只有幾百人的livehouse表演,根本不能跟他一樣在幾萬人的體育場開演唱會相比。

lives來美國宣傳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拉娜德雷和西卡有私人飛機和專業的經紀團隊,而irls只有改裝的大巴車。

……在美國這幾個月,姜均相還得處理公司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他創立的幾家網際網路公司融資的事情。

雖然whatsapp使用者數量已經突破三億,但是因為以簡庫姆為首的運營團隊堅持希望為使用者創造一個即時通訊平臺,而不是像kakao那樣為企業創造一個放廣告的平臺,因此一直都沒能把這龐大的使用者流量變現實現盈利。

沒有可行的盈利模式就不可能受到投資機構的青睞,因此融資失敗了。

姜均相對此倒是無所謂,whatsapp作為一個純即時通訊平臺,運營成本極低,全部的員工加起來也不到50人,他投進去的將近一億美金可以維持這個平臺正常運營很長時間,因此他也沒有強行要求運營團隊改變什麼。

不過使用者數量突破3000萬的printerest,卻獲得了大摩、紅衫資本為首的投資機構估值15億美金、20%的股權投資。

printerest創立之初,就是抱著推廣商戶產品的目的而打造的,十分受北美家庭主婦最喜愛。

而形成一定的使用者規模後,這家公司就開始盈利了。這樣的公司才是投資最喜歡的,因為能持續盈利就意味著可以上市,上市了他們投資的錢才可以套現。

whatsapp融資失敗後,扎克伯格聯絡姜均相,希望全資收購ram。

facebook也推出了自己的即時通訊應用faceanager,可以在facebook內整合也可以單獨下載,所以使用者數量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超過了whatsapp。

但是whatsapp是為使用者打造的純粹的即時通訊平臺,而faceanager沿襲了facebook的功能,成為了企業向使用者投放廣告的平臺,相比而言,使用者當然更喜歡用whatsapp。

而且facebook本身是一個社交平臺,設計之初是為了讓使用者認識更多的人,在這個平臺上,陌生人之間可以互相檢視資料資訊、新增好友,所以faceanager的使用者會發現自己的通訊錄裡會出現不少並不認識的陌生人。

而極少有人願意跟陌生人傳送資訊,這也造成了faceanager的使用者逐漸流失。

&nanager這個應用的現狀就是使用者超多,但是活躍度極低。

扎克伯格有壟斷網際網路社交的野心,這也是他急於收購whatsapp的原因。

&n,扎克伯格對這個跟facebook功能類似的圖片分享應用簡直是恨之入骨。

經過姜均相在美國的高密度宣傳,又透過環球音樂、夢工廠的關係邀請了大批歌手、演員入駐,此時instagram的註冊使用者已經突破1億。

同為圖片分享應用,相比功能繁雜、廣告眾多的facebook,頁面簡潔、內容精緻的instagram更受移動端使用者的青睞,這個應用在移動端的使用者已經達到了facebook移動版的一半,嚴重威脅著facebook的未來發展。

facebook移動版是基於pc端的facebook開發,內容要與pc端同步,因此根本做不到instagram那樣精簡。

無論facebook燒多少錢宣傳,都很難吸引移動端的使用者,對instagram只能束手無策。

姜均相只持有facebook不到3%的股份,連董事會都沒進,扎克伯格也就不能根據法律規定限制姜均相的這兩家公司。

所以最後迫於無奈,他只能聯絡姜均相尋求收購這兩家公司來實現他壟斷全球社交的野心。

對於扎克伯格這個人,姜均相從心底裡是看不起的。這傢伙控制慾太強,對股權的執念近乎偏執。

他設計的雙層股權結構雖然能保證他對facebook的掌控,但也斷絕了公司其他股東對他的約束,很容易造成決策失誤。

比如在移動端的佈局,facebook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卻不自知。

當然,姜均相對他也不得不佩服,扎克伯格也是一個極具決斷力和執行力的天才領導者。

&n對facebook的威脅後,便果斷的尋求收購。

不過,扎克伯格顯然還是對移動網際網路重視不足,ram只有給10億美金。

姜均相收到報價後,連搭理他的意思都沒有,因為在收到facebook的報價的同時,微軟也表現出了對whatsapp的興趣。

微軟也在移動端即時通訊做了嘗試,就是收購skype。但是他們的佈局比whatsapp晚了一年多,而且skype更偏向商務溝通,並不能形成廣泛且增長穩定的使用者群。

微軟給whatsapp的報價很高,80億美金,但是姜均相再一次拒絕了。

接連兩次拒絕科技巨頭的收購報價,甚至連談判都沒有,這被媒體大肆報道,都在猜測姜均相對whatsapp的心理價格是多少。

在ravioflex都賣出27億的高價後,已經很少有人會質疑姜均相的投資眼光,連華爾街那些眼高於頂的財經媒體現在也把姜均相比作成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的綜合體,稱讚他極具投資眼光的同時又有在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業天賦。

facebook和微軟的報價被媒體披露後,投資界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只能把他拒絕80億美金的行為稱為任性。

至於這是否正確,卻很難形成統一的看法。就在去年微軟收購只有800萬付費使用者的skype的價格是85億美金,雖然whatsapp的盈利模式還不確定,但是它可是擁有3億使用者,誰也說不清它到底值不值80億美金。

而美國時間5月18日這天,姜均相收到facebook的邀請,前往門洛帕克的總部參加facebook的上市敲鐘儀式。

在眾多媒體的圍堵下,他不得不回答了關於whatsapp值多少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