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舔傷(第1/2頁)
章節報錯
姜均相獨身一人登上了飛往美國的飛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稍顯狼狽。
新電信法案沒什麼意外的在國會透過了,正如他預料的那樣,不僅整個在野的進步派,還有不少執政的保守派都投了贊成票,只有李牛肉一系的國會議員全部投了反對票。
政治資源的缺失,讓他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當財閥和政客聯手對付一個毫無根基的暴發戶,結果根本就是毫無懸念。
新電信法案在國會透過後,將會在半年後正式實施,姜均相決定直接關閉Kakao的OTT語音通訊服務功能。
這給Kakao帶來的影響暫時還無法預估,他也不打算再繼續糾結於此,認清現實及時止損才是一個合格的公司管理者應有的素質,明知事不可為卻盲目堅持,只會帶著公司滑入深淵。
既然知道自己在政治資源方面沒有優勢,姜均相就決定另闢戰場,在純商業領域尋找機會給予報復,目標就是他讓樸承允跟蹤調查海力士半導體。
這家公司開始由LG創立,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被政府強制整合,賣給了現代集團,改名現代半導體。
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現代集團內鬥分裂,現代汽車和現代重工紛紛獨立。分裂後的現代集團只有現代商船和現代電梯還算經營良好,而現代半導體卻是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半導體行業屬於資金、人才密集型企業,充裕的資金才是正常運營的前提,所以現代半導體在銀行欠下鉅額債務。
內鬥分裂後的現代集團,沒了現代汽車和現代重工這樣的優良資產作擔保,銀行當然不會繼續貸款,所以現代半導體也難以維持正常的運營下去。並且之前的貸款逐漸到期,現代集團沒錢注資償還。
以韓國外匯銀行為首的六家銀行只能按照貸款協議,把到期債務轉換成股份,成為現代半導體的最大股東成為實控人。
銀行是投資機構不是經營機構,要不是現代集團實在還不了錢,他們也不想親自經營一家企業,於是在銀行的主導下,現代半導體實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從一家財閥控制企業變成符合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的公司,連名字也改成了跟任何韓國財閥沒有關係的海力半導體。
有銀行做資金後盾,有前期積累的技術、人才優勢,海力士短期內就煥發了生機,連續幾年扭虧為盈,一躍成為韓國僅次於三星的半導體企業。
可惜,這家公司命運多舛,又遇到了2008年的次貸危機,銀行自顧不暇的情況下,海力士再次陷入危機連續虧損,僅僅是去年一年,就虧損1.49億美金。
銀行沒有繼續貸款填窟窿的意願,只能尋求出售,而SK集團正是潛在買家之一。
「根據我們瞭解的情況,SK才開始跟外匯銀行他們接觸,雙方的分歧,除了估值價格,還有就是海力士的現有貸款。銀行方面要求SK替海力士承擔下現有的30億美金貸款。」
會議室裡只有姜均相和崔貞兒兩人,正在說話的是影片裡的樸承允。
「這些貸款也是可轉換債嗎?」
崔貞兒開口問道。
「是的,按照銀行和海力士的貸款協議,如果全部轉換,會獲得海力士10%的股份。」
「銀行現在持有的股份市價是多少,給SK的實際報價多少?」
「銀行現在持有的15%按照市價是21億美金,給SK的報價是18億。」
崔貞兒詳細的問著這場收購的細節,姜均相在一旁沒說話,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他只要最後做決定就可以。
「按照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SK和銀行方面的分歧很大,SK不想承擔那30億美金的貸款,那會讓SK集團的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