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均相和西卡回到韓國已經是六月中旬,兩人在日本足足呆了一個星期。要不是少時總經紀人宋基範一遍又一遍的電話,這兩人還準備繼續呆下去。

「均相啊,下次再有這種事,請提前告訴我,我也好安排時間。這次西卡突然就跟著你去了日本,她很多行程我都不得不推掉了,違約金是小事,但是會給商家留下不好的印象的。還有,西卡一個星期未露面,社長已經詢問我了,我沒辦法隱瞞,只能如實告訴他了。」

宋基範親自開車來機場接上兩人,不停的抱怨著。

「告訴他也沒事,反正早晚都得知道。基範哥,金英敏沒說要給你撤職吧?哈哈,要是在SM呆不下去,來給我做經紀人吧,我解約後正好缺個經紀人呢。」

姜均相一點緊張的意思都沒有,反過來調侃宋基範。

「我可不去,你主要在歐美那邊活動,我英語又不過關。」

宋基範也沒說金英敏對他有什麼意見,只是婉拒了姜均相的邀請。兩人心裡都明白,只要姜均相還是SM股東,宋基範就不會被穿小鞋,也就沒必要離開SM。而姜均相也需要宋基範在少時身邊,做一個傳聲筒和保護傘的角色。

「哈哈,好吧,看來少時現在賺錢不少,你這個經紀人都捨不得離開了。這些天韓國這裡有什麼新鮮事嗎?」

「新鮮事每天都有,關於你的也有,你和IU合作的那首《嘮叨》登上各大音樂榜單前十位了,估計電視臺會邀請你們去打歌。還有你新拍的電影《大叔》剛剛發了一張海報,開始宣傳了。哦,對了,那張海報裡你剃頭露肌肉的照片引起了不小的話題呢,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在評論區簡直瘋了一樣……」

「基範歐巴,什麼照片?」

上車後一直心虛默不作聲的西卡,此時聽宋基範說到姜均相的電影海報就來了興趣,邊問還邊開啟手機搜尋姜均相的資訊。

「你自己搜一下就看到了,均相的身材很好吧?哈哈!」

宋基範從後視鏡裡看著西卡,一語雙關,也不知道說的是姜均相在海報裡的身材,還是說西卡親身看過的身材。

西卡跟著姜均相突然去旅行那天,是給宋基範打過電話報備過的。這雖然給他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他也沒有覺得多生氣,在知道泰妍西卡和姜均相的關係後,他就有心理準備了。

西卡被他這麼一問,臉刷的就紅了,低頭看手機不再搭理宋基範。在日本這麼多天,孤男寡女兩個人該做的事都做了,姜均相身材好不好她當然清楚了。

……

結束日本的旅行回到韓國,姜均相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成立kakao日本子公司,雖然具體工作由甲谷雄二來做,但是公司框架、規劃等大方向的企劃方案還是得他親自經手。

同時他還要準備自己、寶兒、Adele的新專輯,還要參與《大叔》的後期製作宣傳、關注JSL正在拍攝放送的幾部電視劇等娛樂圈方面的工作。

有時候姜均相就覺得自己真是自找麻煩,當初進入娛樂圈只是為了獲得曝光博眼球,現在卻被一堆事情纏身,大半時間都耗費在這上面了。

但是他又不得不這麼做。因為在創業初期既然決定不接受大資本的投資,那他就很難獲得主流的宣傳資源,所以只能劍走偏鋒自己做明星獲得媒體曝光和噱頭,間接讓人知道他公司的即時通訊產品。

雖然現在k都開始出現爆炸式增長趨勢,但是想到情報裡提及的那幾個已經出現的同型別產品,包括已經運營的即時通訊應用Skype、網路通話軟體Viber,還有中國騰訊、韓國NHN正在研發的即時通訊產品,姜均相就不得不咬牙堅持。

說到底,姜均相進入娛樂圈跟其他明星並無二致,都是為了名利二字。別的明星獲取名氣是為了接拍更多代言廣告賺錢,而他是為了宣傳自己的公司帶來產品的使用者增長。

在創業初期,他這種劍走偏鋒的做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然美國那些主流媒體哪會無緣無故浪費版面提及一個沒有大資本支援的網際網路產品?

而隨著使用者的爆發式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透過姜均相這個娛樂明星知道了這兩款即時通訊應用,媒體也不斷的提及娛樂明星和網際網路公司這個有趣且吸引眼球的噱頭,所以姜均相就更不敢有絲毫的放鬆,努力推出新作品來維持人氣。

新專輯的作品都是他在過去一年裡斷斷續續創作並錄製完成的,林林總總二十八首歌,清一色的後英式搖滾曲風,有幾首歌還新增了一些電音元素,算是他自己的創新和嘗試。

他本來是打算發兩張正規專輯的,但是考慮到這些作品的風格類似,也都是自我反思自省的主題,所以在跟環球音樂商量後,他決定全部發行來保證專輯的完成度。

當然,價格肯定不會是一般正規專輯那樣賣美金。

「歐巴,好多人都在說你要麼是想錢想瘋了,要麼是有錢人賺錢賺的喪心病狂了……我覺得他們說的很對呢,九十九美金,哈哈哈……你怎麼不去搶銀行,那樣更快!」

在KBS音樂銀行後臺待機室裡,李知恩用膝上型電腦瀏覽著姜均相新專輯預售網頁,偶爾還讀一些評論區有趣的留言給躺在沙發上防空的姜均相聽。

6月25日是姜均相和李知恩一起給《嘮叨》打歌的日子,同時也是姜均相新專輯《LifeinTor》預售時間。

這張專輯上週已經放出了《yello》這首歌的MV,不少姜均相的粉絲和路人本來還挺期待今天的專輯預售,結果預售價格一出,那些還沒有正常經濟收入的學生黨直接被勸退了,只留下一片抱怨哀嚎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