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後,徐父第一句話就是對姜均相的不滿。出於職業敏感,他看到新聞的第一時間就擔心姜均相的身家財富被報道後,引起有心人的窺探。

萬一因此把姜均相最隱秘的身份暴露了,那後果誰也承擔不起。徐父清楚姜均相那koo計劃對CIA有多麼重要,不然當初也不會給姜均相「持證搶劫」的機會。

「主要是titter這家公司增長太驚人了,我當初投的1600萬,按照現在的估值變成7億4000萬了。我也沒想到,當初撿漏居然撿了個大的。」

「呵呵,真是……我也不知道你是天賦好還是運氣好,我接觸的機密情報比你還多,怎麼就沒撿到這麼大的漏。」

徐父苦笑自嘲,然後繼續說:

「接下來你做事得小心了,儘量少出風頭,別再上熱搜了。最好出國躲躲,過一兩個月再回來。」

「嗯,我下月底電影開拍的時候再回來。」

姜均相從善如流,不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黑料就天不怕地不怕,放任媒體的曝光和民眾的議論。

「再就是你前幾天說的要塑造正面形象的事,我覺得你可以藉著這次機會,再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投資天才、創業英雄之類的形象,儘量減少民眾對你的敵意。」

「嗯,我待會再去找崔道植老師商量一下。中央日報那裡,我再拜託洪錫炫社長幫忙寫篇文章。」

儒家文化圈裡,講究「財不露白,富不露相」。

雖然在現代社會里,要完全做到「不露」幾乎不可能,但是也不能上了富豪排行榜還不知低調的到處出風頭,不然下場好不到哪裡去。

跟徐父商量完後,姜均相就把徐賢和允兒送回少時宿舍,同時親自打電話給西卡父母道歉,取消了晚上的拜訪。

……

福布斯雜誌釋出韓國富豪排行榜第二天,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八卦新聞都對榜上的富豪做了報道,尤其是突然上榜的姜均相更是吸引了媒體的關注。

谷縱覽這份富豪排行榜,20歲的姜均相是最年輕的一個,在一群四十歲往上的中老年富豪中間顯得異常扎眼。

主流媒體的報道關注的焦點是姜均相的財產組成,主要分析了與姜均相相關的Febook、titter這些大名鼎鼎的網際網路企業,這也是福布斯計算姜均相財產的主要來源。

而八卦新聞關注的焦點八門,有的說姜均相有天才般投資眼光,有的猜他有神秘背景。甚至還有的居然把關注點放在姜均相還是單身這件事上,其目的不言而喻。

相比其他媒體對姜均相財產的眾說紛紜,中央日報卻是刊登了一篇詳細介紹姜均相創業經歷的文章。

講述了姜均相如何在Febook陷入醜聞困境的時候,在華爾街投行之前果斷出手截胡,又在titter還是初創階段精準投資,著重塑造了姜均相的卓然天賦和刻苦努力的創業英雄形象。

除了這些,這篇文章同樣分析了姜均相的財產。只不過在最後點出,姜均相的大部分財產都在國外,在韓國的部分只有一個

使用者不到300萬、未有盈利的kakao,還遠談不上成功。

這篇文章立場看似十分中立,甚至還有唱衰姜均相的嫌疑。但是結合姜均相目前的處境,這篇文章大大緩解了民眾對姜均相的猜疑壓力。

中央日報說的都是基於事實,民眾看了文章之後,也明白過來姜均相在韓國的財產只是一小部分,跟大韓民國沒多少關係。

可即使如此,十億美金的財富也是讓很多人眼紅。由於生活在財閥壟斷的社會里,韓國人的仇富心理向來是極致扭曲、毫無道理。在一些論壇上,就出現了質疑姜均相的討論。

「新聞裡說姜均相的投資公司註冊地是開曼群島,眾所周知那裡是富人避稅的天堂。國稅廳應該勒令姜均相把投資公司的註冊地改回韓國,正常納稅!」

有篇帖子就把姜均相的投資公司註冊在開曼群島的事情透露了出來,還非常詳細的介紹了離岸公司如何避稅。

這篇帖子的說法乍一聽很有道理,卻刻意忽略了姜均相持股的公司都是美國公司的事實。即使姜均相納稅,也是應該給美國政府納稅,跟韓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就被這樣的說法挑動心思,紛紛去國稅廳網站舉報姜均相的投資公司。

在國稅廳工作的林父第一時間就把這件事通知了姜均相,同時透過他在國稅廳的權利,很快就給出了官方解釋:

「姜均相在美國的投資不屬於韓國監管範圍之內,其在韓國的JSL投資、kakao公司註冊地都是韓國首爾,已經正常納稅,並未有違法避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