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扎克伯格(第1/3頁)
章節報錯
跟Jan聊了整個上午,下午姜均相又檢視了cuckootalk上線的準備工作。
正式版本的cuckootalk已經準備好了,暫時只支援文字、語音、圖片資訊以及網路通話,能在安卓、塞班、iPhoneOS等智慧手機系統之間跨平臺執行,這些功能都是經過測試,已經執行很穩定了。
cuckootalk是以實際電話號碼來管理好友,所以如果手機通訊錄的朋友同時使用cuckootalk的話,這些人會自動出現在cuckootalk的聯絡人欄目裡。
姜均相預想的網路視訊通話功能,雖然已經完成程式碼編寫,也在內部人員之間測試了,但是由於現在3G網路速度還未能實現足夠的資料傳輸速度,卡頓現象嚴重,只能在WiFi條件下流暢執行,非常影響使用者使用感受,所以就暫時推遲了這項功能的上線。
cuckootalk還實現了傳統手機電話不能實現的功能,比如對方實時線上狀態、資訊閱讀狀態和對方輸入狀態等,這些功能能讓使用者實時檢視對方狀態,如果顯示對方並未線上閱讀或者回復你的資訊,就不用浪費時間等待。
而且介面非常簡潔,秉持了美國人的清教徒主義式的至簡風格,沒有廣告之類的額外內容,完全符合姜均相產品計劃書裡的理念。
除了上述的功能,Jan也按照姜均相的要求,把計劃書裡提出的其他功能開發出來了一些,作為技術儲備,以備有模仿者或是競爭對手出現,能及時更新,打擊對手。
產品研發方面情況完全符合姜均相的預期,可見Jan和研發團隊這多半年的敬業。剩餘的就是宣傳推廣工作了,這也是產品上線後的重點。
宣傳推廣工作其實早已經開始了,現在雖然還未推出宣傳廣告,但是按照姜均相的策劃,不斷的在各網路平臺、論壇,找人寫軟文分析傳統手機通訊功能的落後和資費高昂問題,或者裝作普通網民抱怨發洩,表達對傳統通訊方式的不滿。
這些手段目前還尚未被大眾熟知了解,現在的網民還是比較容易受網路上的言論影響的。
有了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傳統通訊方式的不便,甚至很多人自發的幫著表達不滿。
這些手段並不高明也並非是姜均相首創,其實是把CIA煽動、造勢的辦法用在了宣傳產品上了。
一切都在按照計劃執行,所以姜均相這個老闆就沒什麼必要整天呆在這裡了。給Jan安排了一些事情後,姜均相就告辭離開了,他還有更緊急的事情要做。
比如想辦法賺更多錢,還有花更多錢。
……
第二天,姜均相沒有去公司,而是預約了Facebook的扎克伯格,上午去了一家咖啡廳談融資的事情。
不是IU科技融資,而是Facebook融資,姜均相是投資人。
這件事是父親Andrew給他安排的,也得到了CIA的同意。
據說今年Facebook由於迅速擴張,耗光了C輪融到的錢,目前正在尋求D輪融資。
可是今年2月份,Facebook年初做了一件蠢事,他們修改了服務條款,強行規定使用者即使登出了賬戶,他們的資料資料還會被Facebook儲存在伺服器中。
這引起了使用者極大的不滿,輿論界也因此對Facebook口誅筆伐。現在華爾街都還在觀望事態的進展,沒人敢這個時候下場。
這個時候卻有一家俄羅斯的投資公司DST主動找到了Facebook,希望能投資。這引起了CIA的關注,Andrew就跟CIA提出讓已經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的姜均相插手此事,阻止DST進入Facebook。
CIA覺得這有利於姜均相那份計劃的進行,就同意了,而且這只是正常的投資行為,不違背原則。
姜均相接到父親的安排後,就去了解了Facebook目前的情況,有點無奈。他也對Facebook目前的處境感到擔憂,雖然自己去年依靠CIA的關係,做空房利美賺了6億多美元,但是這錢也不能打水漂吧。
去年他就陸續投資了幾家公司,就已經花出去兩億美元。雖然建立IU陸續花出去將近500萬,不算多,可是cuckootalk馬上就要上線,還需要他持續投入。剩下四億他本來已經有了規劃,可是現在卻要投進狀況不明朗的Facebook,讓他有點措手不及。
坐在咖啡廳裡的姜均相還在想著這些時,門口進來兩個人。一個穿著帽衫牛仔褲,頭髮亂蓬蓬的年輕人,一個好像宿醉未醒,穿一身褶皺西裝、滿臉鬍鬚的30歲左右的人。
相比這兩人隨意的打扮,雖然沒有打領帶但西服革履的姜均相,更像一家公司的高管。
穿帽衫的年輕人徑直走到姜均相的座位前,有些疑惑的看著姜均相。
“你好!請問你是Goldberger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