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起即由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大抵押貸款巨頭,股價迅速跌破至1美元一下,九月中旬,Andrew給姜均相打來電話,股票已經在股價0.5美元左右全部交割.

姜均相父子這次持證搶劫,從20美元開始做空房利美,到0.5美元交割,再加金融槓桿的係數作用,除去融券利息和手續費,總共獲利6億4千萬美元左右。

姜均相聽說賺到6億多美金後也是高興了一會兒,就沒再多想了。這樣的機會只有這一次,他們父子要是敢做第二次,都不用證監會出手,CIA自己就能清理門戶。

Andrew這樣的情報機構高層,掌握著絕大數人不知道的訊息,若是他們不守規矩,會給正常的經濟活動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害。所以平時他們是絕對禁止參與這樣的事情的,個人賬戶都要受到CIA監管。

從八月到現在,姜均相一直在加州忙著公司初創的事情。在Johnson的幫助下,姜均相在東舊金山灣區阿拉米D縣的費利蒙市租到了兩間辦公室,算是有了一個正式的公司地址。

Johnson應姜均相的邀請,也正式成為姜均相的計劃行動組的一員,負責行動組在美國的事務,暫時在這家公司任職。而姜均相提交給CIA的那項絕密計劃也被正式命名為Cuckoo(杜鵑鳥),寓意不言而喻。

Johnson只知道自己現在隸屬於姜均相領導的Cuckoo行動組,卻不知道這個行動的計劃目標,這也是CIA底層探員應該遵守的規矩:只執行命令。

在2008年9月18日這一天,姜均相收到了之前委託給紐約那家代理註冊離岸公司的資料,這家被姜均相命名為IU Tecogy的公司正式成立,寓意連線你和我,公司的註冊地址在開曼群島。

只是姜均相不知道的是,這一天在韓國有一個藝名也叫做IU的solo歌手出道了。

在這一個多月裡,姜均相透過獵頭公司尋找網際網路技術方面的人才,很幸運的聯絡到了一個剛從雅虎離職的5人小團隊。

這個小團隊的領頭名叫Jan&n,16歲從烏克蘭隨母親移民美國。他們這個團隊原來在雅虎就是在做即時通訊專案的開發。由於次貸危機的爆發,經費削減,導致雅虎也放棄了即時通訊專案,所以這個小團隊被集體裁員了,而在這之前Jan已經為雅虎工作了九年。

之所以說姜均相幸運,是因為這個小團隊已經有了成熟的即時通訊專案開發經驗,如果沒有姜均相的招攬,或者他們不能很快找到工作,他們就打算自己湊錢單幹了。

姜均相在給他們面試的時候,一些剛形成的想法與Jan&n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都看好移動端即時通訊的前景。

“Jan,我非常希望你和你的團隊能加入IU公司,但是之前你們在雅虎進行類似的工作,你們應該有就業保密協議吧?”

“請你放心,Alex。我們是被動裁員不是主動離職,就業保密協議對我們無效,我會將我們在雅虎簽訂的保密協議影印給你一份,以後不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糾紛的。”

“那太好了!如果你們沒什麼別的要求了,我非常歡迎你們的加入!”說著姜均相起身跟這個5人團隊握手錶示歡迎。

“Alex我們也非常感謝你的慷慨,你給的薪水比我們在雅虎高不少,而且說實話,如果沒有這份工作,我們還不知道這麼渡過接下來的經濟危機呢!”

&n也很高興能這麼快找到一份薪資滿意的工作,而且還能跟自己的團隊繼續一起工作。更重要的是,這個異常年輕的老闆也不是那種什麼都不懂的網際網路白痴,雖然有些想法有些幼稚,但是大部分的想法都很有建立性,跟自己聊的也很合拍,今後的工作應該會很愉快。

……

&n的面試,姜均相大概瞭解了這個三十多歲的烏克蘭人的性格,很坦誠也很低調,沒有故意隱瞞什麼也沒過度吹噓自己的經歷,只是很直白的將自己和團隊的現狀告訴了姜均相。

當然,以姜均相的性格,他也不會一開始就完全信任別人,跟他們籤一份類似雅虎的就業保密協議自是不必少的,還會有Johnson私下對他們的調查。

主要工作團隊建立起來之後,姜均相就鬆了一口氣,至於撐起一個公司的其他工作崗位,他決定交給Johnson去招聘。說實話,姜均相只是一個高中還沒畢業的學生,他也沒有企業管理的經驗,有一層保密的CIA探員和少尉軍銜的身份,對管理一家公司也沒有多少幫助。

公司初步搭建起來後,這個小公司已經有了20多人,除了一些公司行政工作人員,姜均相為了開發的產品符合亞洲人的使用習慣,又招聘了幾個亞洲人加入到Jan的團隊裡。

姜均相將整個開發團隊召集起來開會,開始佈置開發任務。每人手裡都拿到了一份材料,這是姜均相跟Jan聊過之後,結合自己的蒐集那些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資訊分析出來的結果,做出來的一份產品計劃書。

計劃書的標題也就是產品名字:即時通訊應用CuckooTalk

“大家都看到了我預想的產品名字,Cuckoo是布穀鳥叫聲的擬聲詞,讀音簡單便於使用者辨識,而字尾用Talk而不是Messenger,是因為我希望這款軟體不僅僅是用來傳送文字資訊,還能傳送語音資訊、圖片等,將來還能進行網路通話,直到完全代替現在電話的功能!”

“這款簡稱CKT的即時通訊軟體,我們要做到極致簡單,在運營前期我不準備透過這款軟體賺錢,我要求的是盡最大可能的給使用者最好的使用體驗,儘可能多的吸引使用者!”

“至於大家可能關心的將來的盈利模式,我會在合適的時機跟大家提出來的!”

“軟體要兼顧英語國家和亞洲國家的人的使用習慣,希望在研發過程中大家都能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

“我過段時間會回韓國,再建立韓國的公司,到時候我會讓派那邊的工程師過來跟你們一起開發。”

姜均相將一些重要問題跟開發團隊提出來之後,就跟他們一起討論這份計劃書裡提出的功能設計和研發要求。不得不說,姜均相還只是一個網際網路菜鳥,跟這些從事這個行業多年的工程師相比還是有些稚嫩。

這兩個月在矽谷參觀和私下的學習,也只能讓姜均相勉強應付他們的提問和疑惑,他覺得自己應該儘快找一個合格的企業運營官來管理公司,他也需要學習更多的網際網路知識和企業管理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