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同志難尋
章節報錯
一排灰色的水泥電線杆立在工廠門口的小路上,在入冬後多雲的白色天空中,拉出了幾道微微彎曲的黑色弧線。太陽隱沒在雲的後面,透過雲層的光線仍然明亮,把一個豎著掛在粉紅色門墩上的白底黑字木頭廠牌照得非常醒目。
看著這個潛在合作伙伴的工廠,方自歸和母司在大門前琢磨了一會兒。
透過鍍鋅鋼管和鋼絲網組合而成的大門,可以看見這個矩形的小院由兩座一層平房和一座兩層小樓圍合而成,正對大門的兩層小樓上,貫穿整個二樓的室外走廊兼做陽臺,幾件衣服掛在室外走廊上的晾衣架上,想來這二樓是給工人們做宿舍用的。
“我咋有一種農家樂的感覺呢。”母司道。
“鄉鎮企業嘛,大概就是這種風格。”方自歸道。
專程來到這個距離蘇州一百七十公里的小鎮上,方自歸和母司是來談合作的。
當初做心臟瓣膜,復行科技就是和蘭州工廠合作做到了全國第一,現在轉型做吻合器,方自歸想延續這條成功之路,找個已經有生產設施和一定銷售網路的合作伙伴。據方自歸掌握的資訊,國內做吻合器的同行雖然都很年輕,但它們已經有了生產和銷售,已經有了一定生產經驗和一些市場渠道,所以就有了和復行科技合作的基礎。方自歸以為,復行的最大優勢在於研發和創新,與已經有吻合器生產能力的工廠合作,可以優勢互補。所以,帶著一沓子專利證書,方自歸和母司便抽出一週時間,專門來到這個鎮上做考察。
當時國內做吻合器的廠家大多聚集在這個鎮上,就像在揚州出現“牙刷之鄉”,在溫州出現“低壓電器之鄉”一樣,這裡似乎也形成了國家所號召的產業叢集效應,算得上“吻合器之鄉”。形成產業叢集當然有好處,比如,就使方自歸策劃的一網打盡式參訪成為了可能。
方自歸和母司參觀的第一家工廠,就坐落在這個有潛質開發為農家樂的小院裡。方自歸站在小院門口跟這家工廠的鄔老闆打了個電話,方自歸和母司就進來了。
因為雙方之前就在電話裡說過是談合作,鄔老闆允許方自歸和母司細細參觀他的工廠。不過,因為這個小院並不大,細細參觀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總之,大學一畢業就在世界五百強的現代化工廠裡上班的方自歸和母司,自從一走進鄔老闆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就感覺到一種農業文明的氣息撲面而來。
站在車間裡,母司問:“鄔老闆,把這個廠開起來,您投入了多少錢?”
鄔老闆伸出三個手指,“三十萬。”
“三十萬?”
“對。買裝置,開模具,租廠房,三十萬。”
鄭教授當初介紹吻合器這個產品給方自歸時,說五十萬就能幹起來,方自歸不太相信。後來方自歸算來算去,把能考慮到的因素都考慮進去,再對有風險的地方打了一些保險係數,算出來要五百萬。這回見識了鄔老闆的工廠,方自歸才意識到,鄭教授並不是亂講,只是鄔老闆的做法,不是方自歸所願意效法的。
“別小看我這個院子,我三十萬投下去,第一年就回本,第二年就賺錢。”鄔老闆自豪地說。
“你們的技術從哪裡來的?”方自歸問。
“還能從哪裡來,當然是從高格和維科來的。”
“就是說,你們山寨兩大巨頭的產品。”
“那當然,這個鎮上做吻合器的廠子,全是這麼做的。否則怎麼做?”
接下來,鄔老闆叫來了一個成就感滿滿的老工程師,叫老工程師陪同一起參觀。
老工程師是這廠裡唯一的工程師。自從鄔老闆創業做吻合器,就把國外樣品拿來,讓這老工程師測繪、製圖、開模具、打樣。樣品出來後,老工程師再修一修、試一試、磨一磨、整一整,再試一試,就開始臨床使用了,而且後來也拿到註冊證了。所以,鄔老闆的廠是一家正宗的仿冒廠,配置一個工程師就夠了,再多配置一個,就可能產生浪費了。
“你們的產品,毛利率能做到多少?”母司問。
“這個不能說。”鄔老闆正色道,“我只能說,我們效益還可以。”
參觀完了工廠,晚上鄔老闆請方自歸和母司吃飯,還算比較客氣,但對所謂的談合作並不怎麼重視。因為這頓飯,鄔老闆帶了自己在工廠裡身兼數職的侄子,還另外帶了一個女人,還另外叫了兩個跟生意毫不相干的朋友。方自歸開始還誤會了,以為那女人是鄔老闆廠內的工作人員,飯吃著吃著,才知道女人原來是鄔老闆的二奶。
二奶進包廂後脫掉了大衣,上身穿一件貼身的羊絨衫,一下就凸顯了二奶的身材。只能說,人生有波峰也有波谷,現在波峰來了。只見鄔老闆二奶的二奶波濤洶湧,看起來非常豐滿,讓飯桌上男人們的注意力,多少都被二奶的二奶分散了一些。
飯局剛開始,方自歸與鄔老闆正閒聊著,這女人就開始向鄔老闆發嗲,說自己不適應這裡的天氣,時間未入寒冬,竟然手上已經生了個凍瘡。原來二奶是北方人,已經習慣了過冬在房間裡開暖氣,可是這“吻合器之鄉”位於江南,冬天氣溫也常常到零度,但房間裡沒暖氣,二奶就不太適應。
此時,方自歸有些不適應,因為鄔老闆就在飯桌之上,用他粗大的雙手握住那隻受到凍瘡傷害的玉手,一陣撫摸揉搓,憐香惜玉之情,溢於言表。然後,鄔老闆就大方告訴方自歸和母司,說這女人是他的二奶。這時,方自歸有些驚訝了,心想討論顛覆行業格局,洽談商業合作這麼嚴肅的事情,鄔老闆帶二奶來幹什麼?
方自歸失戀了才不久,重新成為光棍的方自歸看一眼鄔老闆的二奶,更有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可是,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生意,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層面了,方自歸只好把自己的一沓專利證書鄭重地展示給鄔老闆和他的二奶看,並且與他們探討合作的可能性,闡述雙方優勢互補的美好前景。誰知道,二奶不感興趣也就罷了,鄔老闆居然也一點不感興趣。
“我可沒有你們這麼大的志向。”鄔老闆道。
“鄔老闆,您現在這種模式,說難聽點,就是做假貨的。”母司見正面無法說服鄔老闆,所以試試激將法,“這種模式不可能做大的。”
“我幹嘛做那麼大?”鄔老闆道,“我不管什麼山寨不山寨,反正這種模式能賺到錢,它就適合我。”鄔老闆再溫情脈脈地看一眼自己的二奶,“你們別看我廠子不大,但是我們過得很滋潤啊。我沒必要去冒險。”
一番交流以後,方自歸最後嚥了一口唾沫,再最後看了一眼鄔老闆和他的二奶,確實是一個胸無大志,一個胸大無志,便深深地意識到,不必再浪費自己的唾沫了。
晚上,方自歸和母司找了一家真正的農家樂下榻,在院子裡喝茶時,兩人聊起這天的考察,母司說:“鄔老闆不是說了嘛,這裡做的吻合器全是抄襲的,而且過得都挺滋潤。”
從位於半山腰的農家小院看出去,視野很遠。
夜空中沒有星星,遠處城市中心的燈光已經亮起來了,隱隱約約能看到幾座聚集在一起的高層建築。山腳下的高速公路上,許多亮著耀眼車燈的汽車在黑暗中閃來閃去。小蟲在附近的草叢裡鳴叫。屋前那棵樹伸出許多毛茸茸的枝條,被風吹得微微搖晃。
方自歸眺望著遠方的那一團明亮,對母司說:“我他孃的就是要親自試一試,中國人是不是就只會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