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面油畫牆前的座位是餐廳裡最好的位置。牆下的一長條桌子上,人們捉對廝殺,用刀切著各自的牛排、豬排和雞排。
麗貝卡一點兒也不避諱,還是坐在方自歸的對面,跟方自歸聊著天。
“我聽說了,你上午發表了一通演講,把一天的計劃都打亂了。”
“今天不讓我說話,我會憋死的。為了今天早上的這個演講,我琢磨了一宿。”
“那你現在一定很累吧?”
“很奇怪,真不覺得累。把想說的話說了,現在我心裡很舒服。”
“你跟這些老外都說了些什麼啊?”
方自歸對於自己上午的演講內容,記憶猶新,便撿重點給麗貝卡又說了一遍。
麗貝卡放下刀叉,豎一下大拇指道:“揚眉吐氣!沒想到你對歷史也挺有研究的。”
“哪有什麼研究啊,不就是我們中學時都學過的歷史嘛。其實中學時,我最喜歡數理化,最煩的就是歷史和地理,因為要背嘛。”
“今晚上的分享嘉賓叫華納,是個瑞典籍的職業經理人,不知道他今天晚上會說些什麼。希望,他別又害得你睡不著。”
然而華納的分享,讓方自歸睡得很好。
“在中國,不管我走到哪裡,人們對我都很友好。”西裝革履的華納,站在臺前給大家分享著,“在一些偏遠地區,當我這個‘老外’出現時,甚至會引起人們圍觀。但他們通常都面帶笑容,沒有惡意……”
方自歸心想,中國人與人為善,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沒有理由不對出現在眼前的老外友好。今天出現在中國的老外,畢竟和百多年前從鐵甲艦上下來的那一幫,不一樣了。
華納接著說:“在歐洲,人們習慣於為公司工作,可在中國,許多人為自己工作。中國人對那些創業者的稱呼是‘老闆’。與我們歐洲人喜歡打工不同,中國有許許多多的老闆。而這些老闆,就是我的客戶……業務關係常常是建立在朋友關係上的,要做成一筆生意,需要和對方建立某種朋友關係。隨著我的業務拓展,我在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朋友……”
方自歸突然想起來,自己從小的理想,就是做老闆,可是……也許是打工這條路走得太順了,自己至今還沒有任何行動。
“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有天早上,我去上班,看到家門口的那條馬路上,一些工人正在拆除路邊的老式路燈。晚上我回家時,我驚訝地發現,整條馬路都已經換上了更漂亮更明亮的新路燈。如果在瑞典,更換這麼多路燈至少要一星期,甚至可能長達一個月,然而在中國只需一天……”
方自歸心想,中國工人通常以為,生命在於勞動。
“與歐洲相比,中國市場確實還有很多地方不成熟。但是我相信,中國市場會漸漸規範起來。對於我們的公司來說,我認為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它成熟。”
“Thisisrubbish”尼爾湊過來,對方自歸小聲說。【譯:這是垃圾。】
方自歸對尼爾微笑一下,不置一詞。
方自歸其實覺得華納說得有道理,但是向尼爾解釋中國市場的複雜性和原始性,就像向傑羅姆解釋政法委一樣,會死很多腦細胞的。方自歸就望而卻步,覺得還是算了吧。
尼爾此時是多卡集團CEO眼中的紅人,本來多卡門業英國區的業務多年來像一潭死水,沒什麼增長,尼爾接手總經理後折騰了一年,開除了幾個老員工,用尼爾的話說,叫“Removethedeadwood”,英國的銷售額竟然開始“噌噌噌”往上漲。所以尼爾批評別人的管理,有自己的底氣。行動主義者尼爾如果到中國來,方自歸相信,他會像傑羅姆那樣高舉高打、橫衝直撞的,尼爾的管理詞典裡沒有“等待”這個詞,就像CEO不能等到天亮才解決中國風床墊的堅硬一樣。【譯:去掉枯木】
“對於中國市場,我想引用我兩個中國朋友的話,同時用這句話做為我今天分享的結束語。我的這兩個朋友其實是親兄弟,但是他們各自創業,創辦了各自的公司,也都是我們公司的客戶。這兩兄弟對我說的完全相同的那句話是,”華納頓一頓,“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