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世界工廠是怎樣煉成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陽光,照在多卡門業工廠大門口那塊刻著DOKAR的長條形花崗岩上。
工廠門口沒有長長的公司名稱,只在一塊石頭上刻著集團名字的五個字母,使工廠的門臉顯得簡約和雍容。這塊大石頭的後面,紅、藍、白三面旗幟在淺藍色的天空中清清楚楚地飄揚著,石頭前面,五個工人蹲在五個字母之前,在地上投下一排模模糊糊的影子。
大門口很開闊,也沒什麼遮擋,連棵樹都沒有。好在這幾天既沒有酷暑,也沒有嚴寒,又沒有下雨,五個工人就堅持天天早上來站崗,就是被郝師傅反威脅過了,也堅持不懈。
方自歸每天上午看見五個遊魂似的人在工廠門口遊蕩,有些納悶,心想這五位,難道是後悔了想和解嗎?
然而姚前進那天衝進來對方自歸說的最後一句話,讓和解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終於這天,五個工人在公司門口攔住了一輛車,方自歸才明白他們想幹什麼。
被攔下來的這輛車裡,坐著的是多卡門業的全球採購總監,一位藍眼睛、金頭髮的老外。五個工人站在車前,不讓車進廠門,要和老外進行對話。
老外莫名其妙地下了車,與他們展開對話。然而,五個工人在老外面前比手畫腳,盡情傾訴,老外全聽不懂,只好兩手一攤,兩肩一聳,反覆向五人強調:“No,Idon’tunderstand!”【譯:不,我聽不懂!】
老外坐的是銷售公司的行政車,車上只有一個只會說“Thankyou”和“OK”的司機,沒有翻譯,老外沒法與工人們交流。
原來,五個工人知道公司常有老外來,他們搞不定方自歸,就想找老外,最好是比方自歸級別高的老外,向老外申訴方自歸對我們工人的不公正對待,讓國內問題國際化,勞資糾紛擴大化。
這位採購總監的級別確實比方自歸高,但並非方自歸的領導。最近幾年,特別是一年前中國加入WTO以後,集團在中國採購的物料逐漸增多。因為中國加入WTO後,中歐雙方都降低了彼此的關稅,這對既在中國銷售歐洲產品,又在中國採購零件的多卡集團來說,是重大利好,採購總監就在他的KPI的壓力下,也就是每年都要降低集團採購成本百分之幾的壓力下,時不時要來中國開發新供應商,他就成了上海工廠的常客。不成想,這次採購總監就在工廠門口偶遇了五位罷工工人。
採購總監在中國闖蕩,一般是不帶翻譯的,因為中國本土的供應商如果沒辦法跟他進行有效溝通,這種供應商就不可能進入多卡集團的合格供應商名單。所以,五個罷工工人與採購總監的對話,就成了雞跟鴨講了。
姚前進雖然知道“睿智”這樣的中文詞,卻三悶棍打不出一個英語屁來,讓他用肢體語言描述複雜的勞資糾紛,那是相當地困難。因此採購總監和姚前進大眼瞪小眼,就是對不上眼,折騰了好一陣子,姚前進把自己折騰得口吐白沫,把老外折騰得面紅耳赤,最後只好還是放老外進了工廠。
採購總監在歐洲從來沒有過這種奇遇,進了方自歸辦公室就問:“嘿!Victor,到底怎麼回事?有五個人在工廠門口攔住我,不讓我進來。”
方自歸淡淡地說:“他們罷工,然後被我一起開除了。”
“罷工!!”
為了不讓採購總監以為,自己搞的是黑格爾說的“東方專制主義”,壞了自己在集團內冉冉上升的美譽,方自歸就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像講故事一樣,給採購總監講了一遍。
聽完了故事,採購總監還是有些大驚小怪,說:“天哪,你們的工人這麼愛加班嗎?”
方自歸笑道:“加班是他們的至愛。因為加班小時工資比平時小時工資高。”
歐洲人只會為了更短的工作時間而罷工,這就限制了採購總監的想象力,他過去從來想象不到,中國人會為了更長的工作時間而罷工。這種人......還算人類的一部分嗎?
“歐,難以置信!”採購總監感嘆,“怪不得采購圈裡開始有一種說法,說中國要成為世界工廠了。”
採購總監的資訊還是有些滯後的,一年前,也恰好是中國加入WTO這一年,日本貿工部發布了一份白皮書,第一次稱中國為“世界工廠”。
姚前進要前進一步,向老外進行國際投訴的第一次嘗試失敗後,終於不到工廠門口站崗了。但姚前進攔老外這件事情,也讓方自歸意識到,五位鐵人並沒有想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