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三對受害人(第3/4頁)
章節報錯
“好的,朗哥。”
“這兩個孩子所在的學校是第十三中學,因為就讀的大多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的孩子,所以學生的出勤率一直不穩定,半個月一個月不出現,甚至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退學的都不在少數,這也是導致這兩個孩子失蹤近半個月無人問津的原因之一。”
“據男孩子的同班同學說,這兩個孩子失蹤那天是一起放學的。”
“男孩子放學之後還和他們聯機打了遊戲。”
“我們去了同學提供的他們常去的網咖走訪。”
“但他們常去的都是那種小網咖,平日裡接待未成年人,自然不會有監控記錄留存。”
“走訪時倒是有一家在興華路的網咖老闆對他們有印象,主要是因為女孩子去了網咖之後一直在寫作業,所以網咖老闆多注意了一些。”
“據老闆回憶,兩人離開時應該是晚上八點半左右。”
莫子朗點頭,疑問道:“所以學校老師從來都沒嘗試聯絡家長?”
“聯絡了”,小李補充:“男孩子調皮,平時也總曠課,所以班主任沒在意。”
“但是女孩子平時乖巧可愛,成績也還不錯,所以他們的班主任當天有聯絡郝芸,但郝芸應該是在工廠裡做工,沒有接到。”
“他們在做工期間手機都是上交的,至於後來為什麼沒有撥回去還是要問問當事人。”
“女孩子的班主任還是挺負責任的,電話聯絡無果後,等了幾天,大概一週後去孩子的家裡走了一趟,但是他說家裡沒有任何燈光,他以為這家人搬走了。”
在場的人皆默默感嘆,但凡這其中有一個環節中的人可以及時發現不對勁兒,孩子們可能也會有被找到的機會啊……
“能順著網咖找到孩子們被帶走的第一現場嗎?”
“不太好判斷,那邊是城中村,小巷子特別多,路線複雜,又沒有監控。”
“朗哥”,剛走訪受害者鄰居的警員開口:“還有一個情況,剛走訪的時候,他們家的鄰居幾次欲言又止,說是這段時間內,有一天看見了一個人影摸摸索索地出現在受害人家門前。”
”他說當時沒注意,以為是小孩子偷偷出去上網,趁夜溜回來。”
齊旭皺眉:“會不會是班主任?”
小警員搖頭:“他記不得具體的日期和時間了,所以對不上。”
討論再次陷入了僵局。
莫子朗捏了捏眉心,這時,葉攸攸的資訊彈了進來。
“紅江路旁邊的小巷子,有人最後一次看見第三對受害人。”
莫子朗精神一振,讓大家先整體把三個案件的聯絡梳理出來,他自己轉身出了會議室去找葉攸攸。
葉攸攸把手機的聊天記錄拿給莫子朗看,是之前的那個少年發來的。
“姐姐,我看了報道,我有線索要提供。”
“我可能,看到了那天晚上的經過。”
“非常抱歉,我那麼膽小,沒有敢去阻止,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我看到有兩個孩子被人扛上了車。”
“但是我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因為那兩個孩子沒有任何的掙扎。”
“那就是一輛很普通的麵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