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腳印(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廂房退出來後,黃成志在院子裡的月色下站了一夜。
當年他不顧老爺子的反對,報上自己的名字就進了軍營,本來他是奉詔去抵禦外寇的,後來卻帶著蒙古人的軍功回了家。這件事老爺子從來沒過問過,但是村子裡的人還是有很多人好奇,只是當年任誰問起,他都是置之不理,所以久而久之,這件事就慢慢被人忘卻了。
今天這件事被兩個兄弟提起,一下子又把黃成志好不容易埋進心底的往事翻了出來,回想起當年一幕幕血淋淋的畫面,黃成志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其實事到如今,經過朝代更迭之後,老黃家依然是軍戶,只不過現在黃家已無需向朝廷交人,這是當年阿術將軍親自下的命令,雖然有所違心,但這是黃成志想要的結果。
“爹,你還沒歇息呢?”
正在黃成志出神的時候,一個慵懶且清脆的聲音忽然響起,黃成志扭頭一看,是黃才月。
“這麼晚了,你起來做什麼?”黃成志走過去,將女兒披在身上的襖裙緊了緊。
“我口乾,起床喝了口水,就聽見院子裡有動靜,開門一看,才看見是爹你。”
“好了,爹睡不著,就在院子裡走走。你快些回房,夜裡天冷小心著涼。”
黃才月揉了揉眼睛,嗯了一聲便轉身離開。看著女兒亭亭玉立的身影,黃成志舒心一笑——為了他們,值得!哪怕背一個叛賊的罵名,都值得!
一夜無眠,直到雞鳴時刻,黃成志才回去房間。
接下來的幾天,黃成才黃成傑兩兄弟依舊在村子裡四處赴酒約,他們經常帶著一身酒味回到家裡,只是他們再也沒提起過龜甲,也不再張口閉口大宋遺民。
黃成志心想這兩人已都是不惑之年,他們的行為自己已經無法改變,只要他們不會危害到他們自己,不會危害到家裡人,那他們愛怎麼喝酒就隨他們的。
這連續十多天,黃成志因為家中的各種事情不得不待在家裡,幾天之後,他見家中相安無事,便帶著黃才義外出巡診。臨走的時候,他一再交待兩個兄弟不許鬧事,就算他們想走了,也得等他回來再走。
兄弟倆自然是滿口答應,讓大哥只管放心。
黃才良見爹沒有帶著自己的意思,便只好去找姐姐玩耍。
黃才月還能有什麼事!她見黃才良耷拉著肩膀走進屋來,馬上背上褡褳,跟娘說了句“我出去了”便拉著黃才良跑出屋外。
一出門,姐弟倆便直奔後山,可是後山他倆幾乎閉著眼睛都能數出那棵茶樹在什麼地方,所以玩兒了一會兒黃才月就覺得無聊了。
自打失竊案之後,黃才月對村裡人有些怨言,再加上黃成志一再叮囑,不要去別人家的山頭玩,所以黃才月一時之間還想不到別的去處。
兩人在山上閒逛了一會兒,忽然黃才月眼睛一眨,站定對黃才良說:“良良,咱們去村外看看唄?”
楊樹村有兩個出口,一個去往西頭的上樹村,再往西還有一個村子,然後就到了大山深處,也就到了盡頭。
另一個出口,是去東北頭下樹村,也就是朱屠夫的那個村子,由下樹村繼續往外,可以去縣城,村裡人一般所說的“村外”指的就是下樹村的方向。
老黃家的位置處於楊樹村的靠西一頭,從他們家到出村口有個十來裡地,平常如果不出村,黃家人是極少去村外的。
從楊樹村到下樹村不是很遠,兩個村子之間連線著一大片野梨樹,梨樹上結的果兒很酸、不好吃,可是一到春天,滿山的梨花還是非常宜人的。
上次黃才良闖去下樹村到朱屠夫家鬧事,就是被梨花吸引過去的。
聽聞姐姐提到村外,黃才良馬上來了興趣。
“好啊,那咱們先回家帶些乾糧。”
“帶乾糧幹啥?咱們玩兒一會兒就回來。”
“大哥說了,出遠門得考慮周到,不然不是被餓死就是被累死。”黃才良還記得上一次大哥的教誨。
黃才月長這麼大還從沒在外吃過飯,她根本沒有帶乾糧的概念,不過她的腦筋轉得還是夠快,馬上同意黃才良的建議。
“行,回家帶乾糧。”
說罷,兩人便一路小跑回家。
這個時候,兩個叔叔已經出門了,家裡的三個媽媽也是各自忙著一些家務,黃才月悄悄帶著黃才良來到廚房,兩人包了兩個飯糰,黃才良又去堂屋拿幾個果子,隨後塞進黃才月的褡褳就出發了。
黃才月揹著沉甸甸的褡褳,忽然覺得一陣滿足,這個褡褳從做成之日直到現在,還是頭一回裝著東西,黃才月覺得這才像模像樣。
一路上,兩人經過不少村民家,其中就有當初失竊案錯怪黃家的人,這些人看見黃家的兩個孩子,就想招呼過來說兩句好話。
雖然黃成志曾經跟他們說過,讓他們不要記恨這些人家,可是大哥也說了,不要再和這些人來往,這些人都不是好東西。
受爹和大哥的影響,姐弟二人既不懷恨,但也不敢輕易跟這些人和好。
於是每次看見有人要和自己搭話,黃才月便微微一笑,隨後拉著黃才良快步走開。
不一會兒,兩人便來到村口,黃才良提議先去北邊的山坡,因為上次他來的時候,記得這邊山坡的一道石縫裡有一個大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