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兔子與一隻螞蚱成了朋友,他們非常要好,每天都一起玩樂。

突然有一天,螞蚱說一年只有三季,而兔子說一年有四季。兩人對此爭論不休。

並打賭,若是一年有三季,兔子就給螞蚱磕頭。若是一年有四季,螞蚱就給兔子磕頭。

這時,兔子的老師出現,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聖人。於是兔子就請教老師,一年有幾季?

兔子的老師看了看螞蚱,笑著說道:一年有三季。

兔子頓時一驚,沒有反駁,給螞蚱磕了幾個頭。

事後,兔子請教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老師為什麼說是三季?

老師含笑說:他是螞蚱,本就是三季人,你與他說四季,他根本無法理解。”

智者含笑望著萬壽。

“我隱約明白了。”

萬壽頷首,對於認知之外的事物,思維是難以跨越的。他接著說:“故事還有後續?”

他依稀間覺得,這個故事並沒有講完。

“兔子綁架了螞蚱,把他裝在一個盒子裡,他對螞蚱說,要帶著他去看冬季。三季之外的另一個季節。

當冬季來臨的時候,兔子開啟盒子,放出了螞蚱。

螞蚱見到了冬季,見到了他從來沒見到過的那個季節,他的認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的人生,也隨之結束。”

“強行打破認知,意味著死亡?”

萬壽心頭一震,心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

“無論是認知死亡;思維死亡;肉體死亡;乃至於信仰死亡,對於一個擁有獨立意識體的生靈,都是不可恢復的打擊。”

“與其打破認知的維度,不如接受現實的福樂。此為大自在。”智者逍遙一嘆,渾身都綻放一股超然的氣息。

在萬壽的眼中,這不過是個孩子,修為境界也沒有他高。

但此時此刻,他卻顯得那樣的高大,如同擎天之神,拔高到天際,讓自己仰望不到。

萬壽離開,他深深地知道,在思維境界方面,他遠遠不如面前的這個孩子。

“哀哉,悠哉。”

突然,智者的聲音再次傳來。

“無法理解,是在於即便打破認知,這個世界的人,也只能像螞蚱一樣,活不過冬季。”

“但有的人不一樣,打破認知意味著新生。”

“對於有的人來說:

只要打破認知的禁錮,就可超脫思維的束縛。

反之,若不邁出那一步,便將永世遭思維認知囚縛。”

遙遠的方向,隱隱傳來智者的話語:

“改變即新生。”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多糟糕。也就不那麼糟糕了。”

智者最後的話語傳來,引起了萬壽的深思。

“是啊,他們不知道他們的人生有多糟糕,為什麼還要打破認知?讓他們知道他們的人生有多糟糕?”

萬壽恍然大悟,尤若醍醐灌頂。

他換位思考,若是換作自己,在知道自己的命運之後,竟是這種像牲畜一樣的命運,意志如若不堅定,難免會崩潰的。

崩潰意味著死亡。

信仰死亡,變成酒鬼,度日如年;思維死亡,變成傻子,不能自理;認知死亡,變成瘋子,渾渾噩噩。

哪一個不是真正的死亡。

“不想,不思,不作為,安於現在,就是最大的福樂。做一個糊塗的明白鬼,不如做一個明白的糊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