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葉楚楚沒敢做太多冰糖葫蘆,怕賣不完。

葉建剛看著做好的冰糖葫蘆,還沒賣就開始幻想賺錢。他急著賺錢,天色都不看,外面的天都快黑了還想著出門。

張秀梅攔下他:“你看看幾點了,明天再說吧!”

葉楚楚也問他:“在哪賣?多少錢一根?”

他才反應過來,什麼都沒想好,真要這樣出門,這生意還怎麼做?他連成本都不知道,賣便宜了都不知道。

葉楚楚早有準備,她在動手之前就算好成本。山楂很便宜,削竹籤用的竹子也是山上砍的,最貴的原料是白糖。

她按最高成本算,利潤空間也不小,賣價當然是和其他賣糖葫蘆的一個價,不能破壞市場行情。

葉建剛聽到這反應過來被母女倆給哄了,不過這個時候反應過來也遲了。天都黑了,他總不能還出門吧,還是明天趕早**較好。

“不用太早,可以中午在學校門口賣。”葉楚楚建議道。

鎮上一所中學,一所小學,兩所學校僅一牆之隔,在學校附近賣糖葫蘆生意不會差到哪裡去。

葉建剛估且信了,他也沒做過生意,都是葉楚楚說什麼,他就照單全收。他要不是被急,也不會想到做小買賣賺錢。

讓以前的同事看他現在這個樣子,臉都要丟光了。

葉家住的地方離學校近,葉建剛都不用其他人幫忙,把插冰糖葫蘆的杆子插在輪椅上,自己轉動輪椅慢慢挪到學校去。

他的腿經過幾次針灸,已經漸漸有一點知覺,有信心恢復的他最怕被人當成廢物照顧。他堅持不要幫忙,張秀梅也不好勉強。

他帶著焦急的心情等學校放學,學生衝出校門那一刻,他也顧不得什麼面子問題,大聲吆喝起來:“冰糖葫蘆,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蘆!”

其實他不用吆喝,孩子們也早就看到,問題是有錢買零食的只是少數。冰糖葫蘆好吃是好吃,可也不像一分錢買幾個的薑糖,再窮的孩子都能買得起。

圍著葉建剛轉的孩子多,問價的有,買的人少。他有些心急,要不是葉楚楚再三告誡不能降價賣,他早就繃不住了。

中午的放學時間,他只賣出去三根糖葫蘆。這和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學生們都走完了,他才垂頭喪氣地離開。

張秀梅見到他的第一句話:“怎麼樣?”

她問完就後悔了,看杆子上還剩那麼多糖葫蘆就知道生意不好。

葉蘭蘭見到剩的糖葫蘆多,原本還準備歡呼的,看到父母臉色不好,意識到不對的她才收起臉上的笑容,老實躲在角落裡。

葉建剛根本就沒注意到她的不對勁,他整個人都陷入自我懷疑中:“是不是我的腿把孩子們嚇跑?”

張秀梅笨拙的安慰他:“怎麼會,你在家幫忙賣豆腐,也沒人嫌棄啊!”

“那為什麼賣不出去?”

糖葫蘆的味道很好,他一個不吃零嘴的人都承認好吃,孩子們怎麼可能忍住誘惑?找不到原因,他只能往自己身上找原因。

夫妻倆愁眉苦臉的樣子讓孩子們看著都不敢出大氣。

葉楚楚淡定安慰他們:“才第一天,不急,下午上學再看看情況。”要她說,做生意就不能急,糖葫蘆對孩子們來說也是比較奢侈的零食,沒有多少人買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