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四月,長安,王允府上。

司馬懿受命前往長安司徒府拜訪王允。

司馬懿讓隨從把帶來的禮物搬進了府,王允也不謙讓,春風滿面的看著眼前的司馬懿。

司馬懿對著王允深深鞠了一躬,“伯父安好,家父讓我代為請安。”

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曾任洛都令、京兆尹、騎都尉等要職,與王允是世交,司馬懿來投,王允自然是喜出望外。

王允將司馬懿讓到了內堂,分賓主落了座,王允道:

“一別經年,仲達也長這麼大了,建公兄身體可好?”

司馬防,字建公。

“一言難盡啊,家父......”司馬懿略一遲疑說道,“家父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怎奈朝廷小人當道,空有一番報國志,卻是報國無門,常自悲憤不已!”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王允沉吟著說道,“相信建公兄會有再登臺報國的一天。”

“王大人,國賊董卓把持朝綱,欺凌陛下,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司馬懿不再隱晦,對著王允拱手說道。

司馬懿自然知道歷史的走向,按說現在這個時間點,董卓應該殞命長安了,可是事實是,董卓竟然還活的好好的。

難道是因為自己和衛安的出現,改變了歷史的程序?這才產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為了讓歷史程序加快一些,司馬懿跟衛安商議後,自告奮勇前往長安,決定先投在王允麾下,再尋機除了董賊。

王允聞言說道,“仲達,老夫已召集同道,他日可聚集兩千之眾,待董卓從梅塢回長安之時,我等突然發難,仲達覺得可有勝算?”

“伯父不急,此事還需那呂布相助。”

司馬懿便將美人計說與王允聽。

“好計策!”王允撫掌笑道,“府上有一婢女,喚作姬如花,長得貌美如花,正好如此行事。”

依司馬懿之計,司徒王允向姬如花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姬如花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為民除害。

王允先把姬如花許配給呂布,又在第二天的宴會上把姬如花送給董卓,告訴呂布是董卓先把姬如花接回府,打算為他倆辦喜事。

結果呂布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姬如花據為己有,頓時惱怒不已!

雖然惱怒,但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

後來呂布與姬如花私自約會,姬如花按王允之計,開始挑撥他們的父子關係。

過不幾日,呂布收到了王允拜帖,便憂心忡忡來到王允府上。

“不知司徒大人,請某前來所為何事?”

王允默然不語,看向旁邊的司馬懿。

司馬懿起身說道,“世界上最大的仇恨,莫過於殺父之仇和奪妻之恨,兄長竟然如此忍耐,令仲達佩服不已!”

“何來殺父之仇?”呂布疑惑道。

“那董卓逼迫兄長殺死丁原,致使兄長受盡天下人詬病,如今又奪走兄長之妻,如此奇恥大辱,兄長怎能置泰然處之?”

司馬懿是何人,幾句話就說得呂布面紅耳赤。

“仲達何以教我?”

“董卓無道,若兄長想要除賊,仲達自當相助兄長。”

自從先後敗於趙雲和黃忠之手後,如今呂布在董卓麾下的地位每況愈下,如今長安沒有戰事,呂布更是漸漸成了擺設。

聞聽司馬懿之言,呂布眼神漸變,驚疑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