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揚州新政(第2/2頁)
章節報錯
長江上的水賊已經基本讓蔣欽周泰掃清了,笮融現在也已經滅了,就只剩下鄭寶。
“主公放心,史阿已經加強了對鄭寶情報的收集,等到明年開春便可發兵將其剿滅!”
“好!”衛安微笑著點了點頭,如此一來,揚州就徹底沒有內憂了。
不過各縣對百姓登記造冊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是引起了一些騷動。
自古以來,隱匿黑戶是世家大族的慣用伎倆,當初糜竺投靠劉備的時候,整個糜家有一萬多人,私兵就有三千多人。
這要是放在明面上,早就被冠以謀反的罪名了。
荒田倒是好說,大不了種上莊稼即可。
現在衛安讓他們將那些黑戶交出來,他們肯定不樂意,但是若是不交,就要登記造冊,按人頭納稅,這等於嚴重侵犯了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
不過衛安在整個揚州有十萬兵馬,雖然這些兵馬當中有一半是新兵,還沒有形成戰力,可是要剿滅幾個世家,那是易如反掌的。
眾世家都是懾於衛安之威,雖然心中不滿,倒也沒有敢於強出頭的。
加上有一些大世家,比如顧家、陸家、朱家、虞家、魏家等,早已投靠了衛安,而他們在經商的過程中,都已經獲得了很大利益。因此,他們是堅決支援衛安的。
在郭嘉的遊說下,陸康和顧雍將自己家中那些沒有戶籍的下人全都交了出來,張允和朱恆把所有的下人都登記造冊,按人頭給州牧府納稅。
有了幾個大世家帶頭,其餘的世家也很快便安靜了下來。
對世家採取分化之策,是郭嘉之策,衛安對此大家讚賞。
衛安現在所操心的,是書院的籌辦情況,以及新書準備發行的事情。
在州牧府官員的宣傳之下,新書雖然還沒有推向市場,可是許多州已經在傳聞了。
新書的式樣被傳的神乎其神,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個人可以輕鬆拿起一本書,而且每一本書的數量很多。
在這個時代,要找一本書是不容易的。在竹簡上刻字,一篇文章,都要幾個人抬,何況是一本書呢?
司馬遷的《史記》,如果要再刻一本,沒有十年時間是無法完成的,而刻成了也得裝幾車。
汗牛充棟,形容富貴家之書,一點都不為過。可即使這樣,實際上他們也沒有幾本書。
寒門子弟為何很難出傑出人才?就是因為缺少書。
而衛安所造出來的新書,應有盡有,囊括古今。
這一點許多人都難以相信,或者說根本就不相信。但是同樣,他們也都充滿了期待。
各地的客商早已雲集在壽春城中,雖然他們不知道新書到底是怎樣的,但絕對相信,這一定是可以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