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安入住壽春之後,很快便收到了來自豫章和會稽的訊息,揚州六郡,自己已經得了五郡。

剩下一個丹陽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江東的人才紛紛主動向衛安投靠,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一時之間衛安忙的不亦樂乎。

虞翻、呂岱、賀齊、鄧當、魏騰、陳武,再加上剛剛歸附自己的潘璋,以及張允、秦松、顧雍、朱桓等人,可謂是人才濟濟。

江東這麼多的人才,要不是歷史中的袁術走了一步臭棋,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壽春稱帝,袁術本該是天下最強的諸侯,只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著實是可惜,最後都為孫權做了嫁衣。

在郭嘉的建議下,衛安自領揚州牧,並通告天下。

同時,封魏騰為吳郡太守、劉勳為豫章太守,虞翻為廬江太守,顧雍為九江太守,朱桓為會稽太守,楊弘為丹陽太守。

原丹陽太守劉繇被衛安定為叛逆,派人送去了招降書,責令劉繇十日內率眾投降。

衛安將州牧府中的官員也做了一些任命,令陸康為揚州別駕,袁術和張允為治中從事,

揚州和荊州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又有衛安的工業基礎,從此錢糧都不用發愁了。

接下來就是招募兵馬和發展的問題。

衛安每佔領一個地盤,都會開設銀行、郵局、供銷社、書店和學院。

揚州境內到處一片繁忙的景象,水泥馬路也要修的和荊州一樣四通八達,這確實需要一定的時間。

擴軍二十萬也不是問題,以衛安如今的富庶,即便是一百萬軍也不發愁,畢竟錢糧不是問題,但是衛安並不想窮兵黷武。

殺雞取卵式得的發展並不符合衛安的思路,衛安走的是精兵路線,藉助先進的兵器,養二十萬大軍足矣。

在南華老仙的訓練下,兩隻神鵰已經可以作為軍用,衛安將神鵰分配給了史阿和馬忠各一隻,讓二人負責偵查工作。

經過幾天的磨合後,二人對神鵰也已經駕輕就熟,有了神鵰的幫助,偵查範圍竟然可以輻射整個東洲。

魏翔先一步研發出了火藥,于吉心中很是不服氣,於是在後續火藥的改進中,于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經過了不斷的改良,地火雷已經變得越來越小巧,跟衛安的要求越來越接近。

如今的地火雷不再是碩大的鐵球,而是加上了手柄,可以更方便投擲,投擲距離也更遠。

於是漢武軍的訓練就增加了一項,投擲訓練成為重要的訓練專案,成為人人必須掌握的本領。

漢武軍兵士在瞭解到地火雷的威力後,對投擲訓練很是積極。

地火雷內部也不再裝填釘子、鐵片之類,于吉發現釘子鐵片會在爆炸中變形,大大降低了殺傷力,於是改為了新增鋼珠。

裝滿了鋼珠的地火雷殺傷力果然不一般,可以成片的炸死、炸傷敵人,一顆地火雷,如果投擲到了人群密集區域,可以炸死炸傷上百名士兵。

雖然現在的地火雷仍然需要點火,但這已經很逆天了,有了這個地火雷,足以橫行天下了。

當衛安的通告發到各州的時候,天下人的目光都轉移到了揚州。

如今的東洲天下,自領州牧的諸侯出現了三個,分別是冀州牧袁紹,兗州牧曹操和揚州牧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