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笑道:

“去是要去的,雖然盟軍必敗,但去展示一下我軍實力也好。”

衛安心中驚訝莫名,沒想到自家幾個軍師都能預見到會盟之敗,簡直是神鬼莫測!

衛安決定親率一萬漢血鐵騎前往酸棗會盟,令郭嘉、戲志才隨軍參贊軍事。

令荀彧代行州牧之職,徐庶、戲志才協助駐守荊州。

衛安封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徐晃為五虎上將,隨軍出征。

衛安想起史上的袁家被董卓滅門,便令王越親率墨羽衛提前潛入洛都,把袁家老小先行接來荊州。

衛安很是低調,並沒有騎行仙鶴,擔心裝13遭雷劈啊。

衛安一行到得酸棗,只見各路諸侯各自安營下寨,連線二百餘里,真是聲勢浩大,威風凜凜。

諸侯聯軍已到十七路,加上衛安共是十八路諸侯,分別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袁紹之弟,袁術背後站著一人,正是零陵太守孫堅。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潁川郡人,冀州牧。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陳留人。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東萊牟平人,兗州刺史,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東漢末年兗州泰山人,河內太守。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梁國雎陽人,太尉橋玄族子。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袁紹從兄,為長安令,曾任山陽太守。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父親孔宙,做過太山都尉。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東平壽張人,廣陵太守,張邈之弟。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幽州刺史,徵拜議郎。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馬騰,相傳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白馬將軍。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

第十七鎮,曹操,西園八校尉之一。

第十八鎮,衛安,字仲道,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