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僚寫完奏摺,要裝入封套,然後用糨糊粘合,用一張黃宣紙包封,再用白紙半頁,貼上印花,以防有人擅自拆開,印花半腰上書寫官銜,然後再裝入折匣,交專差遞交宮中。

折匣都是內廷賞賜的,每人二至八個不等,一個大臣有多少個折匣,往往也能反映他與皇帝的親密程度。

“說吧,到底啥事!”衛安看了諸葛亮一眼道。

“儲君!”諸葛亮很坦然的說道,“陛下,這已經是你無法避開的一件事情了,天下歸一,總歸是需要有東宮太子為天下儲君之人選,若無儲君,天下難安!”

“朕無子,你是知道的!”衛安無奈的搖頭,“但是朕如今也還算是年輕,你也是知道的!”

他的目光有些冷然,看著諸葛亮:“儲君,儲君,你們一天天的唸叨這儲君,是認為朕會死的早嗎?”

“臣絕無此念!”

“行了,你想什麼朕知道,避不開這問題了。”衛安顯得有些不耐煩,“你就告訴朕,你們到底想要朕怎麼樣?”

“選秀!”顯然諸葛亮對衛安的態度有思想準備,面不改色的道,“自古以來,哪個皇帝不選秀的呢,這也是為了陛下的子嗣著想。”

“朕還沒這個想法!”衛安很不客氣的拒絕道,“朕想做一個明君不可以嗎?”

“陛下,此事乃關乎天下太平之要事,正是明君之所為也!”

“朕知道!可這時候選秀,給天下帶來的是人心動盪,朕不想因此影響了民心!”

衛安很是無奈,只能用大義來搪塞。

此時天下看似太平,事實上還在動亂之中,不管是南方北方,都並沒有真正穩定下來,此時選秀,會給人一種貪圖享樂的昏君感覺。

“那陛下總要給臣一個承諾,給大武朝廷一個承諾,亦給天下百姓一個承諾!”諸葛亮無奈,也只能退而求次。

“三年!”

衛安想了想,他也知道避不開這個問題,總要給他們一些定心丸吃一吃,“三年之後,朕若是還無子嗣,就一切聽你的安排!”

“陛下……”

諸葛亮聞言,頓時面色變了變,“臣並非想要逼迫陛下,而是希望陛下能選秀,誕下子嗣,能讓大武朝後繼有人!”

“一個意思的!”衛安笑了笑,“站在我們的位置,都不可能為了自己而活,我們都肩負了太多人的希望!”

他們主持朝廷,主持天下中樞權力,但是朝廷也裹挾著他們,這是相輔相成,權力和責任,永遠都是分不開的。

有時候,還真不能任性。

“陛下既明白,又何必執著!”諸葛亮嘆氣。

作為一個皇帝,衛安的吃穿用度很是節儉,這樣的皇帝,著實是古今罕見。

可是,這讓左右相很難做啊,幾乎每天都有摺子提及選秀之事,諸葛亮和郭嘉商議之後,決定這次由諸葛亮提及此事,下次,就由郭嘉來提。

諸葛亮也很是頭疼,提及此事,既不能讓陛下反感,還要對文武大臣有一個交代。

“陛下,臣冒犯了,願意受到責罰!”諸葛亮躬身說道。

“朕說了,你我心思都是一樣的,你沒錯!”衛安事實上並沒有責怪諸葛亮,“為大武朝廷,你也是盡心竭力了,難為你了!”

衛安的答案,事實上諸葛亮並不滿意,只是他終究是臣,如今衛安已經作出了承諾,自己如果再繼續逼迫,那就有逼宮的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