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華少當真現場給張恆轉賬,胡斌和郭喜榮二人又勸,卻被華少大聲喝斥,只好閉了嘴。

心想讓你裝逼,待會被霍老揭穿你是故意騙錢,看華少怎麼讓你十倍百倍吐出來!

任正仁雖覺張恆這個行為,隨隨便便就賺五十萬,相當的了不起,但也真擔心張恆說不出個所以然,徒增麻煩。

小聲問道:“你有沒有把握啊?沒把握的話別亂搞,這位爺的錢可不是好拿的,我可不想被你給連累!”

張恆淡淡道:“那你現在就可以先走了。”

任正仁恨恨瞪了他一眼,沒再多口。

現場轉賬,現場到賬。查收完畢,張恆開口。

“霍老剛剛的話沒說錯,這幅畫,的確有很多石濤畫的特點。但我斷定這幅畫是仿品,理由非常簡單。”

話到這裡,微微一頓,指向化作的角落處。

“漏洞就在這幅畫的提拔和落款年號上。”

眾人都看向張恆所指之處,卻看不出所謂的漏洞究竟體現在哪裡。

張恆解釋:“這幅畫上的紀年是清康熙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07年。那時候的石濤,已經是一個66歲的老人了。”

“根據史料記載,石濤在1706年65歲的時候,體力就要已經嚴重不支,為人作畫題字等已經明顯減少。”

“到了1708年,也就是石濤67歲的時候,更是病情急劇惡化,一代畫壇領袖,就此逝世。”

霍老冷哼一聲,打斷道:“這些你說的的確不錯,可是那又怎樣?能夠代表什麼呢?”

“難道石濤身體不行了,就不能作畫了嗎?他67歲死,66歲時還活著,難道憑此你就斷定這幅畫不是真跡?”

張恆不慌不忙道:“光憑這一點自然不行,你們看看,這幅畫畫的是什麼?是峨眉山水圖!”

“眾所周知,峨眉山位於川地。自古以來就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名句。即便到了今天,交通如此發達,川地很多地方交通依然很困難。至於清朝,那要進川上峨眉山,簡直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石濤作畫,講究自然,自然就是真實,他作畫絕對不會去臆想。所以他畫風景,必然是真的到了那個地方,才會去畫那裡的風景。”

“所以如果這幅畫是真跡,那石濤必然去過峨眉山。那麼問題來了……”

“這畫是1707年所作,石濤1706年的時候身體就不行了,怎麼可能到臨死前一年,還登上了峨眉山呢?就算他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