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不大,分為前院和後院。

後院有三個房間,平時老道士和謝凡各自住一間,還留了一間,平時當客房。偶爾會遇到掛單的道士,或者借宿的行人入住。

前院也有三間房。中間一間是道觀求神敬香的大殿,兩旁各一個偏殿。

天色還早,還沒有任何香客上山來。

前院道觀的大門,外面就是一條下山的小道。

謝凡向下眺望,小道路面整潔,在青松翠柏之間隱約可見,兩旁雜草很少,顯示出平時上山的香客不少。

道觀的青綠色牆體與周圍的青松翠柏相得宜間,從遠處看,道觀隱藏在樹林之間,若隱若現。

道觀門楣上掛了一張門匾,“白雲觀”三個字在晨曦之中清晰可見。

聽老道士說,白雲道觀傳承已數百年。在以前他師祖接掌之前,可是方圓幾百裡的大道觀,除了觀主,還有門徒若干,信眾眾多,香火鼎盛。

只是後來隨著朝廷統治力減弱,世道的日漸敗壞,普通人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加上他師祖和師傅都是隻知修行的純潔道士(老道士悄悄嘀咕的“敗家子”),不善於經營管理,幾十年下來就衰敗了。

到老道士接手道觀的時候,就剩大喵小狗三兩隻,再後來就只剩他自己了。

還好,前幾年遇到了還只是個十一二歲小孩子的謝凡,在野外流浪,就把他收養了,成了白雲觀新的一員。

每次說到這裡的時候,老道士都是一臉唏噓,不勝惋惜的樣子。

偶爾謝凡也聽到潘老道在那低聲嘀咕:“那幾個白眼狼,枉費老道我從小把他們一泡屎一泡尿的拉扯大,結果一個個翅膀硬了,都跑了,留下老道我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還好現在有了這個小屁孩。”

謝凡想,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老道士才不傳授自己修行之法,擔心自己翅膀硬了,也跑了?

這一切,對現在的謝凡來說,都還是個迷。

清晨的山頂之上濃霧繚繞,朦朦朧朧,宛若置身於仙境之中。

謝凡貪婪的呼吸了一口空氣。

太清新了,太香了!

前世哪兒還能找到這樣的地方,呼吸到這樣新鮮的空氣?!

目視前方,半山腰處,滾滾江水蜿蜒向前,從謝凡面前流淌而過。

揚子江。

大周王朝的母親河。

據說蜿蜒上萬裡,從西到東,貫穿了大周王朝的東西疆域,和北方的湟河並列為大周王朝的母親河,從古至今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的生命。

白雲山就位於揚子江南側的江岸之上。

按照老道士的說法,白雲山在古時被稱為“天子山”,只是後來為避皇帝“天子”諱,才被若干年前的某個朝代朝廷改名叫白雲山,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據說是因為當初官府中人說,這座山雖然不高,但矗立在江邊,白雲繚繞,所以就叫白雲山了。

此山不高,謝凡猜測,海拔大致在五百米。當然,在這個世界是沒有海拔一說的。

白雲山佔地方圓幾公里,山區面積不大,距離縣城不遠,山體在盆地地形的縣城邊上,又是緊靠大江,就顯得山勢有點高瘦挺拔。

山上長有密集的青松翠柏、桉樹等較高的樹木,間或一些低矮的灌木,常年綠樹成蔭,景色宜人。

山頂之上是一個幾十米長寬的平臺。

白雲觀剛好就坐落在山頂平臺之上。

“喵,喵……”

幾聲貓叫聲從地上傳來。

謝凡向下一瞄,一隻小黑貓不知什麼時候悄悄的跑到了身邊,正在腳邊挨挨擦擦的撒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