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動京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少躍是沈均從小看到很大的孩子,而且王少躍還在他門下學習過一段時間,這讓他如何不激動?畢竟這樣可以間接地算是他教出了一個解元。
這怎麼讓自己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的沈均感覺到高興呢?但是沈均也不能算是完全的高興,畢竟王少躍不是自己的兒子,要是自己的兒子話。沈均指定會高興地和自己的兒子喝一杯的。
但是王少躍就算了,王少躍的酒量實在是太差勁了。基本上算是一杯倒的,就算不是一杯倒,那他也受不了王少躍喝完酒之後的那種亂七八糟的樣子,王少躍喝完酒後,就和那些文人墨客一樣,喜歡什麼吟詩做賦。而且全是那種聽起來很好,但是他完全不能理解那種格式,大臨的詩詞格式還是比較古板的。
所以當王少躍念起那種“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種詩句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搞不懂的,而且明明是兩個人一起喝酒,卻偏偏說是對影成三人,怎麼自己就不算其中之一了。
就不能給自己一個名留千史的機會嗎?這首詩如果要是被世人流傳下去的話,必定是一首傳世之詩。
王少躍不知道沈均的這些小心思,如果他知道沈均的這個小心思的話,他恐怕會笑的很開心
畢竟他還是可以專門給沈均寫一首詩詞的,雖然他詩詞其實寫的也就一般都是他覺得老師還是不會太在乎的。
沈均確實是不怎麼在乎的,畢竟只要有王少躍的心意在那裡就好了,而且沈均覺得自己是不會相信王少躍那種說法的,王少躍這個人哪都好,就是有些太過於謙遜,而且他的謙遜,已經接近於人們眼中的偽善了。
但是和偽善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王少躍只是覺得自己確實是有些不足的。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學識是有止境的,就像沒有任何一方天地是可以被空氣填滿的。
沈均也不管王少躍是怎麼想的,反正只要王少躍給他寫了就可以。
沈均又和王少躍說了些閒話,沈均還問了一句王少躍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的事,這一句話讓殺人時都沒有過什麼什麼奇怪反應的王少躍,突然之間有了一些特殊的反應,王少躍看著沈均,久久不能說話。
沈均看著也不知道是羞澀,還是難以啟齒的王少躍,就感覺很是好笑,他還是很少見到王少躍這樣的樣子的。在沈均的眼裡,王少躍一直都是一種比較端正的態度,除了喝酒喝一些情緒失控之外的不冷靜。王少躍這次是沈均第一次看見他這種扭捏的樣子。
王少躍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知乎所以然來。
沈均也被他這個支支吾吾弄得沒有半點心情了,沈均知道這孩子是真的害羞了,也就不再繼續去說些什麼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
王少躍看著沈均的離去,直到看不見沈均的背影,他也沒有任何話說出來,他的臉在沈均離去之後,才從正常的顏色,開始變得紅潤起來。
很長時間沒有用過自身氣壓制自己的王少躍,難得地在臉上氣血這一塊,壓制了自己的氣血。
王少躍在沈均走了好一會後,才緩緩地脫離了自己這種狀態。他喃喃自語道:“老師也真是的。”然後就沒有後話。
其實雖然卷子評選起來很快,但是真的要等到放榜那天,其實要等到秋月上旬,甚至於有些年份,還要等到九月中下旬。
那是桂花開的時節,有詞句“何須急管吹雲暝,高寒灩灩開金餅。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影。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
所以秋闈的榜也就叫做“桂榜”。為此還鬧出過一個笑話,據說是前朝某個富商的傻兒子鬧出來的,據說是那個傻富商的兒子接受了自己父親弄來的秀才名位,然後跑到富商的兒子去縣學讀書,和那些讀書人一起的學習後,那個傻孩子居然想去考鄉試。
據說是被人哄騙的,所以那個富商沒什麼辦法,就想著去收買那些鄉試的官員,那些鄉試的官員雖然不在乎富商兒子的資質如何,但是還是要在考取功名之前問一問吧,於是就出現了至今還在趣聞裡的一段對話,那個主持鄉試的貪官問道:“你知道鄉試還有什麼別稱嗎?”
那個傻孩子記得自己的父親說過,他回憶了半天,然後說道:“父親說是桂榜,但是我覺得不如叫便宜榜,我父親說了,雖然很貴,但是能夠買下來。”那富商本來是這麼和兒子說的,兒子你覺得這個桂榜貴嗎?我覺得不貴,才二千兩。
所以每次只要到了鄉試放榜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幫在那裡喊著便宜榜放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