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括走進屋中,他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卻已經是淚流滿面。

可是他依舊靜悄悄地走到孫安年身邊,蓋好被子然後用火摺子點亮燭火。

燭火下的老人面色平靜,原本平日裡總是皺起的眉頭,其實當老人今日在躺椅自己醒來時,他就已經有了某些猜測。

老人其實早就已經渾渾噩噩了,雖然每日都會清醒幾個小時,但是那個時候也不會說些什麼話,而是在自己的房間裡做些什麼。像今天這樣的情況,已經很多年沒出現過了。

他在一些古籍上看過,這叫做迴光返照。

他本想著吹滅燭火,然後去喊人準備老人的後事,卻看見用茶水桌子上寫著幾個小字,去書架裡找禮記。

孫興括沒有猶豫,而是照做了。

他走到書架前,然後找到了一本隱藏在書架最不引人注意的位置上的《禮記》。

他開啟那本書,那裡面夾著一封信,很久遠的那種,他打看信封,裡面的紙看起來也有些時間了,上面有明顯就是近些年才改過來的字型,上面寫到:括孫,此書信本以為汝父得見,不曾想汝父故去,竟為與汝之書信。若有言辭之不順,勿怨爾。

父為和帝所重,忝為靖天司司正,屬從先帝。又蒙先帝恩惠,得以自身之危薄難保,護先陛下以偉業。然先帝大業未成而父辭此也,何以?蓋父欲閉塞敵人之耳目矣。

父善北疆之事,故先帝以北疆事所相托。然父行事不立,久久無以成陛下之心願。

故父以一計所相謀之,以它舉使敵難見世事之真假。

是為父以何而閉目之?攻他國之弱也。然父僅善北疆瑣事,無以成他國之大計,遂辭官於陛下,以求他人成此大計,為國計之可行。

至於行此大計者,父不得與爾言之。此中過於兇險,父雖信任爾等,然終恐風聲之不庇。

父與耳之書信,是經年之時。而爾讀時,多是父亡之際。父平生素來無愧於皇帝,亦無愧於大臨。至於大臨之百姓,父以為,凡國者,當先求外之安定,對內當緩而行,不求急近。今大臨周邊不安,當以外平而可進。

父故思無愧於大臨之百姓,至於他國者,非父為大臨臣者可思。

父無愧於大臨,無愧於和帝與先皇,唯獨於爾與爾母。爾母所在時,父因瑣事常不居家。爾母雖未言語,然父亦知其多有怨言。父謝爾母以大意教爾也。

爾雖不常與父相近,然爾亦有敬為父而不疏遠之心。是以為父見爾時,總憶起爾母之音容。是而,父辭歸,然爾母不在,是父平生唯一所愧對之事。

言此頗催人淚下,父竟難以續書。然父有大事欲託付於你,故父書此文以囑託事之詳盡。……

接下來的內容,孫安年就詳細地說明了有關靖天司他所保留相關物品的事情。

在書信的結尾,孫安年囑託了一句要將書信燒燬,孫興括想了想,照做了,但是他只是燒了裡面的信,而並沒有燒燬外面的那個信封。

他其實不是很單純,他也知道這個信裡包含著很多的秘密。而他也正想記住這個秘密,來調查一下子有關他府出現的那些人的問題。不然誰也確保不了他的府中,會不會有那一個別人派進來的所謂探子。

雖然他與世無爭,但是不代表他這個人會因為與世無爭而去忍讓,他這些年經商雖然一帆風順,沒有與人有過沖突,但是終究改變不了他骨子裡是個老狐狸的事實。接下來他緩緩的走出書房,然後他找了在府裡巡夜的用人。

讓那個用人喊出嗯啊年已經去世的訊息。

五中的人聽說這件事後,表情各異,但是因為這是老家主的事,所以說每一個人都在以儘可能快的速度來到孫興括的身邊。

其中來到來這裡最快的是孫興括的母親和孫安年的次子和三子。

孫興括的母親儘量保持神色上的平靜,而孫安年的次子和三子,面露悲色,可是因為早就有了先見,再加上他們也都是這個年紀了,所以沒有太多的悲傷,也沒有哭。

老人家的歲數很大了,他們早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了,只是沒有人會想到老人會在年關之前走了。

他們總在想老人最起碼能再過一個年關,其實到了老人這個年紀,每一次過年都是人生的一次倒數。

只是所有人都在想著下一次,但是他們都沒能等到下一次。

孫興括臉上的淚痕已經被他擦去了,但是依舊紅著的眼睛,讓他們知道了他早已經哭過。

孫興括和母親耳語了兩句,就出門去找人來佈置靈堂了。他們家其實早就預備好了棺材,只不過是給孫安年準備的那副,給孫長風用了,而這次這個是他私下準備好的。

他不是很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父親用了祖父的棺材,雖然祖父不是很在意,但是他的二叔和三叔一定會在乎這事的。

祖父對他長房這一脈已經很好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好的二叔和三叔對他們家不是很好。只不過因為都生活在孫家這裡,所以每個人都在儘量的保持一些一些普通的和睦,尤其是在他父親去世之後,這種情況變得更加嚴重起來。

他們其實已經很久沒有進行過一些家族內部之間的活動。甚至於他們已經很少進行一些家族內部的交流,平常只有在過年期間才會彼此聚一聚。

而且孫安年一直在長房這裡,二房跟三房他們其實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見過孫安年了。所以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很和睦,但其實暗地裡已經是暗流湧動了。

而且孫長風的長房佔據了孫家比較重要的部位,至於二房跟三房,則在孫府的側面,而且聚集在一起,成了一種對抗的勢力。

祖父在時,孫孫貨最起碼還能保持一些對他們的尊重。他對們所做的那些事情,還能做到無視。

但是在祖父去世後,他們會有一些別的動作。在他們行動之前,他已經有決定了,在這之後可能會對家中的事故進行處理。甚至於如果他們允許的情況下,他可能會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