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次回到長安,少年總覺得長安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可是他也說不上有什麼太過於不一樣的地方。
少年走在長安城中。他感覺現在的長安城跟自己走之前沒什麼太大的變化,甚至於比自己走那時候還是更加乾淨一些。
但是他發現一件事情,就是周圍的每個人看向他的目光都有些奇怪。
那種目光就像是王公貴族看見普通百姓一樣。
在少年的眼中,那些普通百姓就像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而自己就像普普通通的百姓。
少年突然想起他在哪裡看見過這種眼神。那還是他在南唐的時候。
那時候他初到南唐,穿著一件較為華貴的衣裳。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他學習到的是南唐北部方言。那時他看到別人看向他的目光就是現在這樣的。
那是一種輕蔑且不屑的目光。經過他僱傭的隨從的解釋後,他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那些人眼中,他只不過是一個來自南唐北方的暴發戶而已。
穿的再好,也不過是一個鄉下之人。
他漸漸明白了一些事情,原來在這些大臨人的眼中,他也只不過是一個衣著貧苦的鄉下人。
他不禁搖了搖頭,他沒想到自己老師這麼多年努力,竟然是大臨成為了這樣的存在。他想到了早些年的那一番對話。
少年無力的看向頭頂天空中漂泊的雪花,那是一種慘白無力的顏色。
很像那年他看到的那一抹鮮紅無力的顏色一樣。
緊緊握住手中的麻繩,強使著自己,不把內心深處最為真切的情感表達出來。
他在以一種方式壓抑自己心中的那種情感。
情感中包含著失望、憤恨、無奈、失落、悲憤以及一種深深的無力。
少年突然覺得自己沒來由的想哭,也不知道是因為物是人非的感覺,還是對故人的思念。
少年有很多事和很多話想和人說,但又不知道去和何人說。
當許多年後,少年已經長成一位老人的時候。
老人與自己的子孫談及起自己少年時候的故事,他問少年知道什麼叫做絕望嗎?
少年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老人對少年說道,就是當你對一切事情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結果發現回來的時候,發現物是人非,那時候內心的空虛和你對事情的挫敗感,就是絕望。
當鵝毛大的雪落在他身上時,青袍少年感受到的只有絕望。
只是一個一襲白衣的中年男人,出現在他的身後,拍了拍他。
少年回身看去,只見一個比他略微矮一點的男子手裡握著一把傘,少年笑著說道:“老師。”
“嗯。回來就好。我帶你去找個地方住吧。”
來人是沈均,沈均看著這個已經能說的上是形銷骨立的年輕人,不禁搖了搖頭。
他問過少年怎麼能辨識少年自己,少年和他說找一個稍微瘦一些的年輕人就好。
他本來以為還要找尋一會兒,結果剛到城門口詢問,就聽見有一個有些消瘦的年輕人拿著錢俊的令牌進城了,他才回頭找到這孩子。
少年不僅瘦,還高。在沈均眼裡,他就像是一根身上拴著馬繩的竹竿。
沈均問道:“你怎麼這麼瘦了?”
而同時少年也是問道:“長安是怎麼了?”
沈均回答道:“先到你住的地方再說。”
兩人不再言語,沈均從少年手裡要過馬繩,說:“你這一路應該挺累的。老師替你牽著吧。”
少年想了想,沒有說什麼。他感覺之前的委屈和絕望都清了一些。好像有老師在這裡什麼好都好上了一些,大雪也不在是大雪了。
沈均牽著馬在前面走路,高瘦的少年在後面跟著。
隨後他走到沈均身側,說:“我來替老師打傘吧。”
沈均將傘遞給他,因為他帶著面具,所以少年看不到他臉上那副心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