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十四娘番外篇(第1/3頁)
章節報錯
邯鄲,天鵝湖。
作為開放式的景區,天鵝湖的夜景十分迷人,湖邊景點有夜市和小吃攤。
而在湖中間,則是一艘艘兩者紅燈的畫舫,緩緩在湖面上移動著,或遠或近,或明或暗。
這也是此地的特色,景區方效仿了古代才子文人喜歡玩畫舫事蹟。
並藉此為噱頭宣傳,確實藉此吸引不少人晚間前來遊玩。
馮生就在其中,二十多年過去了,據後來和十四娘說的相比,發福了,也成熟穩重了很多。
當年發生那種事之後,他離開了東海,去了邯鄲。
因為跟對了人,從一個小混混,變成了一個手下有幾百人的包工頭,小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嘿,吳總啊,聽說畫舫上美女很多,娛樂專案也有很多,晚上閒著也是閒著,咱們一起去逛逛吧。”
馮生說道,作為施工方,宴請甲方是必不可少的。
“走走走!”
那吳總一聽,自是沒有拒絕的道理,當即帶著一幫人走上了一艘停靠在岸邊的畫舫。
畫舫停在岸邊,上頭掛滿了燈籠,照得水面波光盈盈,彷如畫舫懸在天上銀河。
而甲板上搭建了一個舞臺,上頭正上演著古代的戲曲,一個妝容素淨的美人,唱詞婉轉。
歌聲空靈縹緲,婉轉淒涼,忽而拔高,忽而壓低,如泣如訴,聽得人心神俱蕩。
詞曲不是現代曲,很俗套,大概唱的是:
在古時候的東海,有個馮姓的書生,詩文俱佳,但運氣不佳,次次趕考,次次失敗。
家徒四壁的他無法再繼續,經人介紹,去了一家姓辛的大戶人家當了賬房先生。
姓辛的人家有個女兒,年芳二八,天生麗質,書生便起了意,時不時書信一封,其中各種花言巧語。
辛家大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哪能擋得住這種攻勢。
又因仰慕馮姓書生的才華,便於他親近了,一來二去,兩人便私定了終身。
又是一年科舉,馮姓書生本已心灰意懶,但在辛小姐的勸慰下,還是參加了一次秋試。
卻不曾想,在秋試中奪得了前三甲,兩人欣喜,辛小姐就變賣首飾,耗盡私房錢,資助馮書生上京趕考。
臨別之際,馮姓書生一番山盟海誓,海枯石爛,許下各種承諾。
緊接著,馮書生像是轉了運,一番苦讀後,又在京城裡的春試中名列前茅。
最終,在殿試前,被天子選為新科狀元,一步登了天。
一朝高中狀元郎,馮書生沒有回辛家。
而是被賞識他的朝中重臣招為了女婿,從此青雲直上,光耀門楣,官居三品。
可惜數年之後,便因貪贓枉法,再加上站隊不利,被貶斥回鄉。
妻子嫌他無能,棄了他,扭頭回了孃家。
回鄉途中,馮書生長吁短嘆,人生失意之時,難免會想起舊事。
他又想起了那個,那個在他一無所有時愛上他,接濟他,傾其所有送他進京趕考的辛小姐。
一時間,又想起了那些海誓山盟。
他有些意難忘,便派人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