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之後,廢除了宰相制度,有朱標的協助,朱元璋也不曾感受到累。

只是朱標去世後,一大堆事務堆積起來。便是前兩個月,朱元璋越發狂躁。

加上思念和精神的極度壓制,這才心中鬱氣集結。

“咱大孫,未來大明皇帝,天下之主,豈能如此草草歸位。”

“咱自然要給大孫,一個偌大的驚喜才行。”

朱元璋思索了半晌,卻是一時間想不到好的法子。

這就跟後世男追女表白一樣,總是想著來個浪漫的儀式感。

朱元璋雖然沒有儀式感這個概念,但是就跟現在的明媒正娶,八抬大轎一般。

大孫的迴歸,必然是要震動整個大明天下的。

不過想到最近又是朝貢,又是高產作物,倭寇聚集,災民逃荒。

顯然不是個好時候。

“等咱把這些事情都給處理乾淨了,咱大孫也是該歸位了。咱大孫這麼能幹,到時候這些麻煩事,都丟給他去。”

“哈哈!”

朱元璋大笑一聲離去,心情極為舒暢。

在他的背後,蔣瓛和劉和悄咪咪的對視一眼,彼此能看見眼底裡的欣喜。

.........

和朱元璋同樣好心情的,還有朱允炆。

“表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你不是去西番那邊了麼。”朱允炆看著面前舉止雍容,氣質極佳的李景隆欣喜的問道。

朱允炆和李景隆的關係極佳。

李景隆的賣相,那是真的不錯,一眼看去,便是一副貴公子的氣相。

就顏值這塊,吊打整個大明朝廷。

每逢上朝的時候,李景隆站在那裡,就有一股鶴立雞群的感覺。

就連朱元璋對李景隆也是極為喜愛。

顏值就是正義呀,不僅男人愛看,後世愛看,古人也同樣不能免俗。

李景隆不僅才華極高,且身世也是極為強盛。

他父親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被朱元璋列為功臣榜第三,封曹國公,僅次於徐達,常遇春之下。

洪武十七年三月,李文忠病逝。

洪武十九年年底,即三年守孝之期將過,恰逢正旦,李景隆便承襲曹國公爵位。

現在的李景隆,可謂是春風得意。

本就在軍中長大的李景隆喜讀兵書,著冠後被朱元璋多次調到湖廣、陝西、河南等地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