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蔣瓛進言(求首訂求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陛下,萬萬不可如此啊!”
“陛下,此等離經叛道之言,簡直胡說!”
“陛下,這等行為,自古未有,損我大明國本!”
諸位尚書看完後,紛紛提出反對意見,這等‘以工代賑’他們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縱觀古今,這等方案從未有人提出來過。
“陛下,這等方略與商人何異,此法明顯便是商賈手法,關卡稅收分批付給當地鄉紳勳貴。”
“稅賦乃我大明立國之根基,怎可讓他人插手,況且還交於鄉紳一流,長久以往,國將不國啊!”
戶部尚書趙勉,發出堅定的聲音,激動的反對道。
“楊靖,你有和想法,跟咱說說。”
朱元璋沒有理睬這幾人,而是看向沉思中的刑部尚書楊靖問道。
此前看完後,其他幾位尚書反應激烈,唯有楊靖默不作聲,沉默思索。
聽到陛下問道,楊靖這才回過神來。
看了下幾位同僚,微微沉吟片刻說道:“稟陛下,臣觀此法,雖說有些標新立異,但仔細深思,卻不由有幾分道理所在。”
“楊尚書,是何道理,你倒是說說,這等法子,將我大明稅賦之根本,都交了出去,還有什麼道理可言。”
戶部尚書趙勉立即反駁說道。
“我倒是和楊尚書的看法相佐,此法咋看上去,能解現下危機,實則居心叵測,害我大明根基,萬不可用。”
吏部尚書詹徽冷哼一聲,附議反駁。
詹徽雖有才學,但性格小氣,對於同為尚書的楊靖早有諸多不滿。
此刻見楊靖似乎得到陛下重視,立即出聲打壓。
兵部尚書茹瑺本來還想開口說兩句,眼見楊靖尚書都被二打一了,雖然他也些想法,有心說上幾句。
但如今這般上前去參乎一手,不符合慣例。
也就偃旗息鼓了。
楊靖神色從容,面對兩位同僚相欺,面上沒有絲毫變化,頗有一種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的意味。
能夠混到尚書這個職位的,哪個不是各種拼殺上來的,這些小事,還不至於被影響了心境。
“放肆!陛下在此,爾等是要如何!!!”劉和在一旁,看到朱元璋見此情況眉頭微皺,立即就是呵斥一聲。
這等吵鬧的行為,一般來說,都是太監來平息,皇帝出口,豈不是沒了面子。
果然,劉和一聲呵斥,兩位尚書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楊靖,你接著說。”朱元璋沉聲說道。
楊靖也不遲疑,繼續道:“稟陛下,修橋鋪路自古有之,便是小國小民也是如此。”
“臣自鄉間長大,有些偏僻山野,開路不易,過著也需交付些許錢財。”
“此法看上去有些離經叛道,實則卻是將山野之法行於大市,且這等行為,不僅能解決部分災民問題,還能修橋鋪路,臣認為可行。”
朱元璋聽後,回憶思索,不由輕輕點頭。
大明其實很多地方的道路,尤其是偏僻的角落,都是村民自己修建。
修建之後,但凡有商賈路過,繳納錢財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定。
而朱安的法子,便是把這不成文的規定,變為大明條例,且一法多用,解決當下問題。
吏部尚書詹徽聽後,偷偷的看了看陛下的臉色,知道楊靖這話,很可能說道陛下心裡去了。
只是看到楊靖得意,他心中就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