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世界第一的大明水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等作物,果真是如此的神奇,這天底下,竟是有如此神物,簡直不可思議。”
“老臣活了這些年歲,當真是白活了,老臣這工部尚書,當之有愧啊!”
“這等作物,在海外,真的就只有三種嘛,會不會還有更多,這些作物雖有著一些缺點,但對我大明目前,可是絕佳良藥啊!”
“剛才陛下所說,那倭寇境內,銀山如山,老臣斗膽上奏,倭寇之患苦我大明沿海久矣,民眾可不堪言,請陛下立發大軍,出征倭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御書房內,朱元璋將六部尚書召集過來後,直接就把紅薯,玉米,土豆三個作物拿了出來。
也沒賣關子,直接告知作物的來源於海外,均是畝產可達千斤的高產作物。
而後也直接說了關於日本境界的金山銀山的事情。
六部尚書本來這個晚餐的時間點,被朱元璋強行拉過來加班,肚子還是餓的。
心裡頭怎麼都有些埋怨。
但是聽到這個高產作物後,瞬間就激動了起來,肚子也沒餓的感覺了。
再聽到陛下說日本國境界的銀山滿地,幾個尚書,頓時就熱血沸騰起來。
作為六部尚書,他們苦大明國庫財政久矣。
聊到後面,當兵部尚書開口建議去打倭國的時候,一個個激動的附議。
甚至連陛下當初定下的海禁政策,都給拋之腦後了。
“莫急,莫急,咱這裡還有本,關於各種作物的詳細介紹,包括種植方面的一些經驗,爾等好好看看,琢磨清楚。”
“如今年關降至,打倭寇的事情,便放到明年春後吧。”
朱元璋說完後,便對著兵部尚書茹瑺吩咐道:“你去跟咱大明的水師打個招呼,要他們好好訓練,咱明年有大用。”
“臣遵旨。”兵部尚書茹瑺恭敬的說道。
茹瑺是有少年神童的名氣,十六歲時就由貢生選拔進入國子監學習,當時伴讀太子朱標,是太子黨核心成員。
“還有,那倭寇離咱大明遠著,沈溍,給咱造一批遠洋寶船出來,莫要讓咱大明的將士們吃了虧。”
朱元璋又對工部尚書沈溍吩咐道。
“臣必定不負陛下所託。”沈溍沉聲說道。
其他幾位尚書聞言,皆是眉開眼笑,陛下的目標,便是他們的利益所在。
沒有人去問陛下這三個高產作物是如何得來的,也沒人去問為什麼陛下知道日本國境內銀山遍地。
但是他們知道,陛下絕不會拿這個事情來開玩笑,要知道打日本國,必然是要開海禁的。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在水戰上,目前可是世界第一的海軍隊伍。
大明水師的起源,便是朱元璋曾經兩大主力之一的巢湖水師,現如今改名為大明水師。
其中有船近四千艘,戰船一千三百五十艘,巡船一千三百五十艘,以及駐紮在京師南京新江口的四百艘大船和四百艘運糧漕船。
其中還有兩百餘艘遠洋寶船。
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