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神州後裔(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明皇宮。
當朱元璋公佈土豆,甘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後,整個奉天殿內,一片驚呼。
這還不算完,緊接著朱元璋再次公佈了倭國境內金山銀山遍地的情況後。
猶如一道驚雷炸響,整個奉天殿頓時就沸騰了起來,直接達到高潮。
其實就目前大明的情況而言,銀子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太多白銀的流入,只會造成通貨膨脹。
但是現在的大臣們,包括朱元璋本人,對於通貨膨脹這個詞彙,是沒有概念的。
他們現在只知道,在那裡有著大量的白銀。
便是在這個時候,兵部主事齊泰從列隊中站出,作揖朗聲道:
“稟陛下,臣有上奏。”
所謂上奏的意思,便是沒有事先寫好奏疏,在朝廷上臨時起意,口頭闡述。
這話一出,頓時大殿中群臣就安靜了下來,目光紛紛投向齊泰。
朱元璋眉頭一皺,看向齊泰問道:“你有何奏,直管說,咱聽著。”
齊泰,原名德。洪武十八年進士,現任兵部主事。
早年皇宮三大殿的謹身殿不幸被雷擊中,朱元璋要去郊外的祖廟進行祭拜。
選朝中為官九年並且沒有過錯的官員陪同祭祀,齊德符合這些條件所以陪同朱元璋前去祭祀。
一番接觸後,朱元璋對其很是欣賞,為他賜名泰,寓意大明泰山之臣。
只是現在,朱元璋明顯有些不悅,平定倭寇,攻打倭國,是他早就定下來的戰略。
看齊泰這個樣子,似乎有反對的意見。
建國初期,因為使臣被殺的緣故,朱元璋對倭國就滿懷恨意,只是被當時的劉伯溫給勸解了下來。
現在難不成這齊泰,也要反對咱?
齊泰自然不會抬頭直視陛下,發現陛下面色的情緒,而是自顧自的說道:
“臣讀先秦古籍中,看到一則講述,先秦始皇嬴政,求長生不老之藥。有方士徐福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
“始皇便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物和耕具乘坐蜃樓入海求仙,耗費巨大。”
“徐福初次尋仙未果,自二次出海後再未迴歸,臣遍觀諸多典籍,於漢,唐中尋到瀛洲的記載。”
“瀛洲便是如今的倭國所在,倭國先祖記事,正好是先秦時期。”
“臣認為倭國先祖,便是當初徐福率領的數千童男童女繁衍而成。”
“則現倭國國人,實乃我神州後裔,只是千餘年歲月,在文字語言上,與我神州發展迥異。”
“但仔細檢視倭國文字,便可發現,其與我神州文字大同小異,實屬同宗同源之鐵證。”
“故臣認為,陛下一統神州,開創大明,為神州之主,倭國國人乃我神州後裔,也當隸屬我大明。”
“現如今,倭國境內,戰火連天,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臣懇請陛下,解救我神州後裔於水生火熱之中。”
奉天大殿中,在齊泰開始講述後,本來還有寫竊竊私語,只是聽著聽著,就已經鴉雀無聲,仔細聆聽。
就連朱元璋,身子都是微微前傾,聽著齊泰講述。
講述完後,群臣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震驚不已。
好傢伙,這話說得,真就是太太漂亮了。
不少大臣悄悄抬頭觀察陛下面色,果見其龍顏大悅。
這時,位列六部尚書之一的刑部尚書楊靖,上前一步作揖躬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