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西平候沐英(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日過去,朱元璋下完早朝後,便興高采烈的準備去找大孫聊天。
就目前,在朱元璋看來,和大孫在一起的日子,是最為舒服的。
如今的朱元璋,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對於馬皇后,還有太子朱標的思念,逐漸的轉移到了朱安的身上。
馬皇后是他相愛一生的女人,朱標是他傾注了所有心血培養的繼承人。
如今兩人紛紛逝去,如若不是朱安的恰好出現,恐怕朱元璋自己都不知道會變成怎樣。
自從朱標走後,沒有人知道,每每深夜,他一個人寢宮裡,時常半夜驚醒,老淚縱橫。
繁雜的政務,和無法休息好的睡眠,讓朱元璋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幾乎被壓垮。
直到朱安出現後,現在的他,每晚都睡得十分的香甜。
哪怕做夢,都是美夢。
就在他要走出皇宮,去見自己那親愛的外孫時。
蔣瓛過來稟告:“陛下,西平侯的遺體到京師了。”
朱元璋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剛才的喜悅被衝散,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憂傷。
旁邊的蔣瓛心中有些擔心,之前因為沐英的事情,陛下就昏倒過一次,這次遺體過來,會不會再次出現問題。
不過現在的朱元璋,顯然承受力更加強了,他現在的生活有了目標,有了希望。
雖然悲傷,但完全在承受範圍內。
輕輕的一聲嘆息,朱元璋道:“帶咱過去看看吧。”
“是,陛下。”
對於沐英,朱元璋是最為疼愛,也最為放心的。
沐英當初只有八歲,流浪到濠州城,被當時的朱元璋發現並收留。
那個時候,太子朱標還未出生,沐英作為第一個義子,很受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重視,培養的力度很大。
朱元璋夫婦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僅教他識字讀書,還教他如何帶兵打仗。
後來朱標出生,沐英更是將之視為自己的親弟弟,沒有受到朱元璋的任何猜忌。
沐英軍事天賦極高,一生都在為朱元璋而戰,立下太多的汗馬功勞。
可以這般說,雲南之所以能成為大明的一個省,完全離不開沐英。
包括對於民族的融合,漢文化對於雲南的輸出,整個沐氏家族有著不可忽視的功勞。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當沐英去世的訊息傳開後,整個雲南
“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緇黃、髫白。”莫不奔號其門,泣語於路。
當沐英長子沐春奉詔護送其父靈柩還葬京師,柩出雲南金馬山時,雲南人“送者數萬人“。
此時尚在雲南或曾經到過雲南的遠遊詞客、謫宦墨卿等也多以詩挽之,充分表達了人們對一代名宦重臣沐英英年早逝的無限痛惜與懷念之情。
在整個明朝時期,沐氏家族在雲南的聲望,一直很高,沐英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至明末。
而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詔:西平候沐英歸葬孝陵,追封黔寧王,賜諡“昭靖“,侑享太廟。”
.......
當朱元璋再次來到茶樓的時候,已然是過了午時。
這還是他第二次在這個時候出宮。
第一次是太子逝去,恰好遇到朱安的那次。
今天的朱元璋顯然沒心情處理政務,便想著來找朱安,在悲傷的時候,看見大孫子,顯然會舒服很多。
“老爺子,東家現在不在茶樓裡。”掌櫃劉伯看到老爺子過來,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