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回了皇宮後,便開始繼續處理奏章。

只是耽擱半天的時間,奏章就幾乎堆成了一座小山。

從李善長和胡惟庸等人爭權奪利,導致朱元璋暴怒,廢除宰相制度後,作為皇帝,他的權威得到了更強的發展。

於此同時,朱元璋的負擔也由此加重,大小的事情,幾乎都要朱元璋親自批閱。

因為沒有宰相制度的過渡,雖是加強了中央集權,但皇帝本人,相當於直面整個官僚集團。

當然,如果天下事全部都要朱元璋去處理的話,那他哪怕十二個時辰不眠不休也是處理不完的。

在六部分批處理的情況下,朱元璋還成立了一個內閣機構,這些人被稱為‘大學士’。

大學士的官階並不算高,能夠幫忙處理奏章,卻只有正五品的身份。

而六部的尚書,都是正二品。

這個大學士內閣的誕生,讓朱元璋極為得意,從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他是負擔,他認為這樣,就能使得朝廷的權威,永遠緊緊抓在皇帝手中。

所他下令後世子孫永不許恢復宰相制度,如果有人如此請求,凌遲處死。

不過即便如此,因為朱元璋本人的性格,哪怕是大學士和六部尚書批閱過的奏章,絕大多數他都是要重新過目一次。

“陛下,司禮監掌印劉和求見。”蔣瓛稟告道。

朱元璋所在的明初,太監的職位很低,不像後世那般,隨時陪伴在皇帝身邊。

哪怕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中的首席衙門,其掌印太監,也不是能時刻能見到朱元璋的,還得經過蔣瓛這個貼身侍衛的稟告。

“劉和?讓他進來。”朱元璋抬頭說道。

司禮監的前身,是典禮紀察司,主要的職務,便是掌宮廷禮儀。

凡正旦、冬至等節,命婦即那些官員正妻,有封號婦女,朝賀時等禮節的安排,及糾察內官人員違犯禮法者。

其實換個說法,司禮監的職責跟錦衣衛是基本上相同的。

錦衣衛主要是監察百官,而司禮監則是監察皇宮,重點在於後宮。

畢竟朱元璋作為皇帝,妃子挺多的,他又整天忙於政務,後宮自然無暇管控。

總不能讓錦衣衛那一群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去監察後宮吧,那恐怕就是青青草原一片綠了。

這種事情,自然是司禮監這些宦官來做,最為合適不過。

“拜見陛下。”司禮監掌印劉和得到允許進來後,先是恭敬的行禮。

作為宮廷禮儀的掌管部門,在禮儀上尤為講究。

朱元璋點點頭,問道:“劉和,你來找咱什麼事,難不成後宮給咱整出什麼么蛾子了?”

“稟告陛下,並非是後宮的事情,而是東宮的事情。”

劉和說完這句後,微微停頓便接著說道:“今日早朝後,陛下和允熥殿下出宮的事,被太孫殿下得知。”

“太孫殿下在東宮裡大發雷霆,極為暴怒。”

劉和能夠坐到司禮監掌印這個職位,對於說話這些事情,當然極為小心,話語中,只是彙報情況,絕不參雜個人意見。

“行了,咱知道後,你下去吧。”朱元璋聞言,沉吟了一小會,卻沒有多說,而是揮手讓劉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