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來一趟,又關係到妹妹的大事,董佳茹沒有就此打住,繼續問:「既然這麼喜歡,為什麼文慧還會離開中大?我不相信文慧僅僅是因為控制不了感情的原因。」

柳思茗略帶深意地開口:「其實我對他們之間的內幕不是很清楚,但根據謹妤的

說法:張宣雖然好女色,但嘴卻很挑,更是一個無比念舊情的人,文慧離開中大,大概是張宣心裡有了明媒正娶的女人吧。」

董佳茹眉毛緊蹙:「你是說,文慧是自認無法取代張宣心裡的女人,無法正兒八經地嫁給他,才離開的。」

柳思茗說:「是。」董佳茹再次沉默。

就在剛才,她忽然想到了在粵省小圈子內流傳已久的一個傳聞:銀角大王的大女兒,一直和張宣暖昧不清,不僅是他的紅顏知己,還是他的大管家。

以前大傢俬下里雖然對這則傳聞樂此不疲地談論著,但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什麼陶歌身份如此尊貴卻還甘願伏低?

那杜雙伶的資料,在羊城有心人眼裡不是什麼秘密,就來一個來自小地方的富商之女,容貌倒是端莊豔麗,但這些東西在真正的權貴陶歌面前,壓根就是小兒科。

說句不客氣的,那點錢在陶家面前根本不夠分量。

可怪就怪在這裡,陶歌不僅沒有完全拿下張宣,不僅沒有取代杜雙伶,反而心甘情願地被他驅使,心甘情願地為他鞍前馬後。甚至還經常和杜雙伶出入在銀泰商城,觀那情形,不像一對情敵啊?

以前董佳茹不懂,也跟一小撮人在茶餘飯後八卦著,津津有味地猜測著。

可現在,就現在,董佳茹差不多明悟了:陶歌沒有成功的理由應該和文慧退讓離開中大的原因是一樣的,無法取代張宣心裡的女人。

換而言之,就是張宣做不到娶她們。

想到這,董佳茹更進一步懂了:難怪妹妹在大學四年只是暗戀張宣,就算跟他發生關係了,也只是遠走高飛,沒有一絲一毫去爭一爭的想法。

試問權貴如陶歌都失敗了,妹妹怎麼可能會成功?

試問貌美如文慧,試問各方面吊打妹妹的文慧都選擇了離開,妹妹怎麼可能會去自討苦吃。

難怪面對自己百般提問時,妹妹卻始終閉口不提張宣的事,緣由也許在這裡。

董佳茹深吸口氣,「為什麼是半個蘇謹妤?」

不同於文慧,董佳茹對蘇謹妤可謂是非常熟悉了。

妹妹和蘇謹妤關係要好,情同姐妹,經常帶後者來家裡做客,董佳茹見過很多次,一起吃過很多次飯,也時不時在一起聊天。

她自然對蘇謹妤有著自己的判斷:論才情,妹妹不如她。

Ps:求月票,求訂閱。

初一初二在拜年,親戚多,走馬觀花似地在拜年,一家接一家,沒時間碼字。

為此初三我果斷來了長市,本以為中午會到,沒想到堵車了,一直到快要吃晚飯才回到長市,回來後因為太困了就睡了,昨天就沒寫,在此跟大家說一下,人在中年,年關確實事多。

從今天開始恢復更新,我感覺最近的身體有所好轉,所以會努力保持更新。

Ps:多提一句,之所以寫最近兩章,這裡有一個邏輯,貫穿全文的邏輯,這個邏輯很重要,關係到我收尾,所以大家耐點心拉。

(先一小章,今天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