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真是怕什麼來什麼!(第3/4頁)
章節報錯
吳英:有聽說,復興搭上銀泰資本身家暴漲幾個億,郭老闆在飯局上吹過的牛都傳到京城這邊來了。
我就是大佬:哈哈,就是因為郭老闆的事蹟在前,現在國內很多牛逼企業想通銀泰資本搭上關係,其中有銀行、有證券公司、有保險公司還有很多實體企業
反正吹牛不要錢,張宣巴拉巴拉說了很多。
不過看似說了很多,但一傢俱體公司名字都沒講。
眾人集體沉默,對這話沒有質疑,畢竟銀泰資本這次東南亞經濟危機中的名聲太過響亮,其風頭甚至蓋過了很多著名投行,在東亞和東南亞這些本土投行中可謂是讓人望其項背,獨領風騷。
吹牛歸吹牛,張宣可沒忘記今天的寫作任務,成功同丁三石約好飯局後,他也就退了出來。
忙碌的日子總是充實,也總是過得很快,不經意間就到了農曆12月,他翻看了下大綱,暮光之城第一部“暮色”已經落筆42萬字,根據故事進展來看,大概還有3萬字完本。
也就是說全篇寫完得45萬字,同和大綱預期的44萬字差不多,證明自己的對劇情的把控力度屬實還可以,沒有寫偏,這點讓他很滿意。
陶歌去京城打了個轉身,給他帶來了一個好訊息:“經過4個多月快5個月的發酵,“人世間”在國內的成績已經達到了預期。”
杜雙伶迫不及待地問:“陶姐,賣了多少本?”
陶歌說:“757萬冊。”
張宣都驚到了:“這麼多?還真超過750萬了?”
陶歌也很滿意:“確實有這麼多。人民文學做過調查,有些讀者為了支援你,買了不止一本,這樣就導致了銷售資料直接拉滿。
根據社裡預計,這本書在上市一週年時,有望突破900萬冊,再往後的話,估計也不會增加太多了,市場已經接近飽和。”
張宣聽了咧嘴樂呵呵直笑。
說實話,這成績已經給了他非常大的驚喜,有點像當年老賈“廢都”洛陽紙貴的盛況。不過“廢都”主要是盜版的書籍多,據小道訊息市場上的盜版“廢都”超過了2000萬冊,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不管怎麼樣,確實很離譜。
陶歌說:“稿稅大概是3000多萬,不過得過一段時間才能發給你,洪社長說大概在春節前後。”
張宣點點頭,有這句話就行,至於什麼時候發給自己,他還真是懶得去在意了,如今又不缺那幾個錢。
至於人民文學會不會賴賬?那壓根不去操心,洪社長什麼人?陶歌和自己什麼關係?
把心放回肚子裡,不會存在這種爛事。
吃過中飯,杜雙伶輕聲問他:“後天我和青竹去滬市給慧慧過生日,你去不去?”
能見到文慧,張宣心裡很是意動,不過現在真的走不開。
一是,“暮光之城”第一部到了收尾的關鍵節點,自己不想斷了節奏。
二是,初六同丁三石有個飯局,自己這個組局人得到場。
當然了,話說回來,他已經很久沒見文慧了,他也不知道見到對方會是個什麼樣?會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思念情緒?
但雙伶在的場合,他還是儘量避開,這不是他刻意的,就是心裡的本能在隱隱迫使他這樣做一樣。
12月初,羊城的天氣彷彿陷入了一個怪圈,陰雨綿綿,愈發地冷。
送別完杜雙伶和鄒青竹後,撐把傘的老男人一個懶懶散散地走在校園裡,舊人已不再,放眼望去都是一些陌生客。
他本來就是一個淚窩子淺的人,看到此情此景心裡那種空落落的感覺又加深了幾分。
掏出手機給回了家的陶歌打電話:“你今天還過來嗎?”
陶歌撩下頭髮,揶揄:“前腳剛送走你未婚妻,後腳就找別的女人?”
張宣眼皮掀掀,直接掛了電話。
娘希匹的!真是娘希匹的!